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张堰镇

张堰镇

本名张泾堰。俗称张堰。又名赤松里、留溪、张溪。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张堰镇。宋在此置堰,以捍柘湖入海之水。元设浦东场。明初置金山巡司及税课局于此。清设把总驻守。


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面积35.1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堰,人口 7000。以宋代建有张泾堰,为“华亭十八堰”之一,故名。《宋史·河渠七》:“乾道二年(1166年),守臣孙大雅奏请,于诸港浦分作牐或斗门,及张泾堰两岸创筑月河,置一牐,其两柱金口基址,并以石为之,启闭以时,民赖其利。”镇以张泾堰为名。宋设课税局,明初设巡检司。清时设把总驻防。民国初称张堰市,1927年为乡,1929年为区。1935年分为留溪、钦明两镇,1946年又合并为张堰镇。1949年后为区,1951年为镇,1958年为公社,1962年复为镇。产稻、棉花、油菜籽,兼种西瓜。有电器、酿酒、丝织、服装等厂。松金等公路经此。有张堰公园。境西南有秦望山,高30.5米,有“秦山八景”。


猜你喜欢

  • 曲棘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内黄集。《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宋公佐卒于曲棘”。杜注:“陈留外黄县城中有曲棘里。”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民权县西北。《春秋》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

  • 褚城

    一作赭城。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北。《资治通鉴》: 唐光启二年 (886),寿州刺史张翱遣其将魏虔将万人寇庐州,庐州刺史杨行愍遣其将田頵、李神福、张训拒之。败虔于褚城”。即“赭城”。

  • 颍桥

    即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二里颍桥回族镇。《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哥舒曜进兵讨李希烈,“曜至颍桥,遇大雨”。即此。北宋置镇。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颍桥回族镇。《资治通鉴》:唐建中四年(783

  • 博平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博州置,属河北道。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乾元元年 (758) 复改博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博州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茌

  • 龙台观

    即今陕西户县东北三十里龙台坊。司马相如《上林赋》:“登龙台,掩细柳。”注:“张楫曰:观名也。在丰水西北,近渭也。”在今陕西省户县东北。西汉上林苑内宫观之一。司马相如《上林赋》:“登龙台,掩细柳”(《史

  • 迁西县

    1947年由迁安县析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迁西县。在河北省东部。属唐山市。面积 1439 平方千米。人口35.9万。辖9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兴城镇。原为迁安县地,1946年析其西部设县,故名迁西

  • 冯洛州都督府

    唐显庆中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乌鲁木齐市之间。约8世纪前废。唐显庆时置,约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与乌鲁木齐市一带。寄于北庭都护府界内,无州县户口,随地治畜牧。约公元8世纪前

  • 巴哈兰

    元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阿富汗北部昆都士以南巴格兰。

  • 玉河县

    五代刘仁恭置,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四十里。辽属南京析津府。金废。古县名。唐末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析蓟县置,治今北京市门头沟区城子村。属幽州。辽属析津府。辽末废。

  • 㟬崮山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 《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㟬崮山 “在蒙阴县西南七里”。 㟬崮水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