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安县

建安县

①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县置,为会稽郡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市南,松溪南岸。《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安县: “以年号为名。” 三国吴为建安郡治。南朝宋元嘉元年 (424) 移治松溪北岸黄华山西 (即今建瓯市)。陈又徙松溪南岸,覆船山北。祯明元年 (587) 复移今建瓯市。唐初为建州治。天宝元年 (742) 为建安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建州治。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1162) 与瓯宁县同为建宁府治。元为建宁路治。明、清为建宁府治。1913年与瓯宁县合并改名建瓯县。宋在此置银场,并以产北苑茶著名。

②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象州、武宣、来宾等县一带。南齐以后废。

③南朝宋置,属梁水郡。治所在今云南建水县。南朝梁末废。

④北魏侨置,属冯翊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南五十里。后废。

⑤北周天和三年 (568) 置,为历城郡治。治所在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黄河东岸。隋开皇十八年 (598)改为广润县。

⑥唐武德二年 (619) 改䍧柯县置, 为牂州治。治所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镇。开元中为羁縻牂州治。后废。

⑦辽置,为辰州治。治所即今辽宁盖州市。金属盖州。元废。


(1)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云南省建水县境内。属秀山郡。旋废。(2)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历城郡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东南。属历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广润县。(3)辽置,治今辽宁省盖州市。为辰州治。元废。(2)古旧县名。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县置,治今福建省建瓯市南、松溪南岸。为会稽郡南部都尉治。《太平寰宇记》建州建安县:“以年号为名。”南朝宋元嘉元年(424年)移治松溪北黄华山西,即今建瓯市。陈又徙松溪南岸、覆船山北,祯明元年(587年)复移今建瓯市。三国吴至南朝陈为建安郡治。唐、北宋为建州治。南宋至清,与瓯宁县同为建宁府、建宁路治。1913年与瓯宁县合并,改名建瓯县。宋在此置银场,并以产北苑茶著名。


猜你喜欢

  • 合州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523)置,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太清元年(547)改为南合州。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又改为合州,治所在海康县(今雷州市)。大业初废。

  • 追邪径

    亦作涿邪径。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南境。《汉书·匈奴传》: 征和三年 (前90),“御史大夫商丘成将三万余人出西河。……御史大夫军至追邪径,无所见,还”。

  • 阳石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莱州市南。属东莱郡。东汉初废。

  • 隆兴长村

    即今内蒙古五原县治。民国初五原县迁治于此。

  • 罗渠镇

    北宋置,属方城县。在今河南方城县西南。

  • 右翼中右旗

    ①又称东路右翼中右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达尔汗东南。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查干苏木一带。

  • 庆都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四里高昌。《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七年(前240),“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即此。西汉置望都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史记·秦始皇本纪》

  • 野山关

    一名野厢关、野三关。明嘉靖年间置,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野三河东岸。《明史·地理志》 巴东县: “南有野山关巡检司,本治石柱,隆庆四年更名。”

  • 罗禄洞

    亦作罗渌洞。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桂平县西北罗渌山。《明史· 广西土司》:嘉靖十八年(1539),征讨大藤峡瑶民,“右军万六千人,分四道,攻碧滩、罗渌上、中、下洞等巢”。

  • 蒲特山

    亦作勃特山、拔特山。即今阿富汗东北之巴达克山。《新唐书·地理志》: “苑汤州,以拔特山城置。” 慧超 《往五天竺国传》 作蒲特山、蒱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