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延州

延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夏州置,治所在徧城郡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市、延川县和延长县大部地。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延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复改为延州,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延河东岸)。辖境扩大,相当今陕西延安、安塞、延长、延川、志丹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延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延州。北宋庆历七年(1047)移治今延安市,元祐四年(1089)升为延安府。

②亦作迴州。唐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巴平、六寨间。北宋废。元复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初废。

③金贞祐三年(1215)升延津县置,属咸平府。治所在今辽宁铁岭市。辖境相当今铁岭市一带。元至元九年(1272)复降为延津县。


(1)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东夏州置,治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延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延州,治肤施县(今延安市东北,宋移今延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延安、安塞、延长、延川、志丹等市县地。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升延安府。(2)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巴平、六寨间。元改置为延州长官司。


猜你喜欢

  • 永明寺

    北魏宣武帝元恪创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洛阳伽蓝记》卷4:永明寺“在大觉寺东。明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异国沙门咸来辐辏,负锡持经,适兹乐土。世宗故立此寺以憩之。房庑连亘一千余间”。北魏宣武帝在

  • 健林苍山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方舆纪要》 卷 116南安州: 健林苍山在 “州 (治今云龙镇) 东五里。今讹为阿姑娘山。山半有泉,昔黑祖瓦晟吴立栅居其上, 子孙渐盛, 不属他郡。 至大

  • 修城道

    亦作循城道。西汉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东南。《水经·漾水注》: “汉水东南径修城道南,与修水合。” 即此。东汉废。

  • 大行城

    即今辽宁丹东市西南三十二里娘娘城。《新唐书·薛万彻传》:贞观二十二年(648),“以青丘道行军总管帅师三万伐高丽,次鸭渌水,以奇兵袭大行城”。即此。即今辽宁省丹东市西南娘娘庙山城。《新唐书·薛万彻传》

  • 坪石街

    亦作平石。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一百六十里老坪石镇。清有千总驻防。

  • 滶河镇

    北宋置。属长寿县。在今湖北钟祥市北。

  • 紧江

    即今吉林抚松县东南锦江。源出长白山西麓,流入漫江。民国 《抚松县志》 卷1: 紧江 “源出白山前怀西北,流水势湍急,故曰紧江。会桦友河子、梯子河、旱河诸水,至花砬子与漫江相会。由源至口,约百八十里”。

  • 末罗国

    在今伊拉克巴士拉之西。《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弗利剌河“小舟泝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镇也”。

  • 汝河

    在今陕西紫阳县东南三十八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一》:汝河“发源县南界岭,北流入于汉”。又称南汝河。洪河支流。在河南省东南部。《水经注》:“汝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源出泌阳县北,东北流到遂平县折向东

  • 铁斤泽

    即地斤泽。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宋史·党项传》: 淳化二年 (991),李继迁居王庭镇,赵保忠往袭之,继迁奔铁斤泽”。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