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康山

康山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隅。《清一统志 ·扬州府一》 引 《江南通志》 曰: “相传浚河时积土而成。” 又引 《扬州府志》 曰: “其上构堂,董其昌题曰康山草堂,为康海与客燕饮弹琵琶处。”

②又名东山。在今江西乐平市东。《寰宇记》 卷107饶州乐平县: 康山 “在县东五里。昔康氏居此”。故名。

③即康郎山。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鄱阳湖中。

④又名戴天山、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县西。唐诗人李白曾读书于此。杜甫 《寄李白》 诗: “康山读书处,头白早归来。” 即此。


(1)古山名。(1)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区东南。相传为疏浚运河时积土而成。(2)又称东山。在今江西省乐平市东。(3)又称戴天山、天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西。相传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读书。(2)今山名。即“康郎山”。


猜你喜欢

  • 盐井砦

    北宋置。在今四川蒲江县南金釜山。《宋史·地理志》: 蒲江县 “有盐井砦。”

  • 灵洞山

    在今福建武平县西十里。《元丰九域志》卷9:汀州武平县有灵洞山。《舆地纪胜》卷132汀州《景物下》:灵洞山“在武平县。下有灵石、汤泉。大洞三十六,小洞二十八”。

  • 八舟山

    在今贵州黎平县北。《明一统志》卷88黎平府:八舟山“在八舟长官司南。上有石如人,名仙人岩”。

  • 破釜塘

    即今江苏西部洪泽湖。《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引 《元和志》: 白水陂 “在宝应县西八十里。邓艾所作,与安徽破釜塘相连……隋大业末,破釜塘坏,水北入淮,于是白水塘亦坏”。《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 洪

  • 静塞关

    唐置,属彭州。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八十五里白水关堡 (俗名卡房)。

  • 苏勒哲谷

    亦名水涧沟门。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北二十里。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此设卡伦,为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光绪《归绥识略》:“苏勒哲卡伦在城西二百五十里。……苏勒哲即[萨拉齐]厅北之水涧沟门。”

  • 小现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郑和群礁西南约六十里, 西距大现礁三十七里。为圆形珊瑚礁。中国渔民向称东南角。1935年公布名称为小觅出礁。1947年改名小现礁。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小现礁“为一圆

  • 昭平峡

    指今广西漓江流经昭平县境之江峡。清道光《昭平县志》 卷2: 漓水 “迤演数百里,两岸皆山,多悬岩峭壁,为滩三百六十,经县城合思勤江暨马江诸水,入于梧。谚曰: 囊有一百钱,莫上府江船”。

  • 莲花山

    ①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帽子山。民国 《朝阳县志》卷12: 莲花山 “距县百八十余里,位于县治之东北,高可七八里,石峰层立,望若已开之莲花,故名”。山峰之东南面,石壁陡立约三四十丈,下有石洞三: 曰乾洞、曰

  • 定远厅

    清嘉庆七年 (1802) 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镇巴县。因汉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于此,故名。1913年改为定远县。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县置,治今陕西省镇巴县。属汉中府。1913年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