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娑
在今新疆库车县北。《隋书·北狄传》:西突厥“处罗可汗居无恒处,然多在乌孙故地。复立二小可汗,分统所部。一在石国北,以制诸胡国。一居龟兹北,其地名应娑”。
在今新疆库车县北。《隋书·北狄传》:西突厥“处罗可汗居无恒处,然多在乌孙故地。复立二小可汗,分统所部。一在石国北,以制诸胡国。一居龟兹北,其地名应娑”。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后废。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东汉改为西曲阳县。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北。东汉改为西曲阳县。
在汉魏洛阳故城天渊池中。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载:黄初七年(226),“三月,筑九华台”。《水经·谷水注》曰:“其水东注天渊池。池中有魏文帝九华台,殿基悉是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钓台
在今陕西榆林市南。《方舆纪要》卷61榆林镇:三岔川“在镇南十里,或曰即黑水上源也。黑山之水分流并导,会合于此,因有三岔之名”。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属山东都司。在今山东海阳县(东村)东南凤城。《方舆纪要》卷36登州府:大嵩卫“领中、前、后三千户所。城周八里。《志》云:卫南海中有巨高岛,西南边海有草岛咀,俱戍守处”。清
即今陕西洛川县南仙姑河。《方舆纪要》卷57洛川县:仙宫河“在县南。下流入洛”。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方舆纪要》 卷110思明州: 逐象山 “在州 (今明江镇) 东。回环甚远,为州屏障”。
即今蒙古国西南之翁金河。《新唐书·地理志》: “鸊鹈泉北经公主城、眉间城、怛罗思山、赤崖、盐泊、浑义河、炉斤山、木烛岭,千五百里亦至回鹘衙帐。”
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五十里。《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十三年 (前294),“向寿伐韩,取武始”。即此。西汉置武始县。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十
唐万岁通天二年(697)改义丰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安国市。神龙元年(705)复改义丰县。古县名。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以义丰县改名,治今河北省安国市。属定州。唐神龙元年(705年)复名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