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洋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平洋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旧有坑曰平洋坑,出银矿。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闽,诸盗常窥伺焉”。明时设兵戍守。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广丰县东。旧有平洋坑,地产银,明时曾设兵戍守。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平洋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旧有坑曰平洋坑,出银矿。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闽,诸盗常窥伺焉”。明时设兵戍守。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广丰县东。旧有平洋坑,地产银,明时曾设兵戍守。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古荡河泊所“在府西北九里,属钱塘, 洪武初置”。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古时多水洼河荡,遂名。明洪武中在此设关。现为杭州教育、科研基地和住宅区。
①一作“耿”。商代国都。《世本》:“祖乙迁于耿。”《史记·殷本纪》 作“邢”。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南。《帝王世纪》:“殷祖乙徙耿,为河所毁,今河东皮氏耿乡是也。”(2)在邢丘(今河南
即今长江南源木鲁乌苏河的藏语名称。在今青海西南部。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金沙江上流,蒙古名乌鲁木苏河,番名州曲,普通名通天河。”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为浙东门户。清顺治十八年 (1661)裁。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北海门。属浙江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
唐贞观元年(627)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后废。十三年(639)复置,属播州。十四年(640)改名湖江县。旧县名。1954年改贡山县傈僳族自治区置,治今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1
①在今福建漳浦县东南海中。《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 “鱼肠屿” 条: 将军屿 “亦以陈元光驻兵处而名。盘石叠耸,舟舶不通,滨海者多乘筏以取海蛇”。②又作将军澳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望安岛东侧。清蒋毓
即今广东揭东县西北新亨镇。清乾隆 《潮州府志》 卷14墟市: 揭阳县有新亨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顺化县置,属康定府。治所即今四川理塘县。1913年改为理化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置,治今四川省理塘县。宣统三年(1911年)升为府。1913年改为理化县。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5新化州: 迤陑山 “在州治 (今县西北新化) 东。山势来自昆阳,连属不绝。又迤阻山在州治西,与迤陑山对峙”。
即今江西丰城市东南杜市乡。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丰城市镇:杜家围墟“在县东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