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关
即今河南信阳县西北七十四里平昌关乡。《清一统志·汝宁府二》:平昌关“俗讹为平常关。设有州同驻此”。民国时于此设县佐。
即今河南信阳县西北七十四里平昌关乡。《清一统志·汝宁府二》:平昌关“俗讹为平常关。设有州同驻此”。民国时于此设县佐。
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沙湾镇南。《元和志》卷31绥山县:小峨眉山“在县南六里”。《方舆纪要》卷52嘉定府:小峨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又有李仙洞”。
亦作大良平城。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南宋为广安军治。后改为西宁军治。
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南。《舆地纪胜》卷163叙州:马鸣溪“源出庆符之西,会马湖,达于蜀江。昔土人郑氏, 因牧马于溪上,产龙驹, 四蹄列爪,朱鬃赪尾,高可七尺。州家闻之,将以贡,在所载,至溪口,振鬣长鸣,跃
①在今江苏盐城市西。《清一统志·淮安府一》: 盐河 “上流会大踪诸湖之水,东流经县西会串场河, 又东出石、 天妃二口, 汇新洋港入海”。② 一名咸河。在今甘肃环县北部。《寰宇记》 卷3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二十二里故蒙城一带。《左传》: 庄公十二年 (前682) 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杜注: “宋地。梁国有蒙县。” 《水经·获水注》: 获水 “东南流径蒙泽”。宋以后湮废。
唐龙纪元年 (889) 置,治所在楼烦县 (今山西娄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娄烦县及静乐县东南部。北宋咸平五年 (1002) 移治静乐县 (今静乐县),熙宁三年 (1070) 废,十年 (1077) 复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远干府置,属楚雄府。治所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五十七里老街。洪武三十五年(1402)改镇沅州。
即今福建福安市西北社口镇。清光绪《福安县志》卷3街市:社口市在“邑北三十五里”。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西南。
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五显乡。清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五显集在“州西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