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乐镇

常乐镇

①隋开皇初废凉兴县置,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唐武德五年 (622) 改置常乐县。

②即今山西平陆县西南常乐镇。《清一统志·解州》 “张店镇” 条下: 平陆县西有 “常乐镇”。


(1)在山西省平陆县西南部。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6300。以村民意愿为名。1949年属第五区,1953年设常乐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西侯乡、留史乡并入。产麦、棉、玉米及薯类、苹果、杏等。有工矿配件、链条、水泥、化工等厂。风平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引黄工程常乐垣电灌站、明关帝庙。(2)在江苏省海门市中部、通吕运河与青龙河两岸。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 7000。 清咸丰年间成集,因常受江海潮之害,故以美好意愿命名。1949年为常乐乡,1957年龙英、长安、种玉、秦李、永乐乡和翻身乡部分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为常乐乡,1991年置镇。2000年平山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酿酒、搪瓷、制衣、建材、日用化工等厂。青掘公路经此。近代实业家张謇故里,有张謇纪念堂和史料陈列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部、南流江东岸、南流江三角洲顶端。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圩,人口6160。南汉常乐州治。1950年设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黄红麻、花生、甘蔗、龙眼等。有爆竹、丝绵、造纸、食品、综合加工、农具、农机、五金、纺织等厂及林场、蚕种场。集市贸易以水产品、香蕉、花生为大宗。名产桑蚕茧。209国道过境。(4)在四川省蓬溪县中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常乐,人口1600。以唐建常乐寺得名。1950年建常乐乡,1958年为常乐公社,1983年复常乐乡。1992年常乐、庭英二乡合并置常乐镇。有粮食加工、农具修理等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蓬射、蓬红公路经此。古迹有常乐寺。(5)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部、黄河南岸。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路街,人口 1890。 因境内常乐堡而名。1956年置常乐乡。1958年改卫星公社,1962年更名常乐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为半农半牧区。产小麦、稻、玉米。是中卫山羊产地之一。有煤炭、石膏、陶瓷、水泥、农具修造等厂矿。杨下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清代水车、老君山寺庙等。


猜你喜欢

  • 东场县

    五代梁开平四年(910)钱镠改东阳县置,属婺州。治所即今浙江东阳市。北宋咸平二年(999)复名东阳县。古县名。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改东阳县置,治今浙江省东阳市。属婺州。北宋咸平二年(999年

  • 大石谷

    ①即大石口。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大石口村。《宋史·张耆传》:“使自云、应、蔚至者由大石谷入, 自朔至者由土墱入。”②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丰州奏吐蕃万余骑至大石谷

  • 牛头营

    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三十里牛头崖。《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牛头营,“《志》云:营在望海冈西,营西北有满井,随汲随满,大旱亦然。营之西即连峰山”。

  • 塔石

    在今江西信丰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信丰县: 塔石 “在县西南二百里。前有石砦二,大可容数百人,小容百人,亦昔时避兵处”。

  • 臧河

    即藏河。西藏雅鲁藏布江。唐代译称藏河,亦作臧河。《新唐书·吐蕃传》: “曰闷怛卢川,直逻娑川之南百里,臧河之所流也。”

  • 古斯拉克驿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置,在今新疆尉犁县东南。

  • 广福县

    即安富县。在今湖北郧县东南。《隋书·地理志》淅阳郡安福县:“梁置,曰广福,并为郡。”广福应为安富之讹。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为广福郡治。隋仁寿初改安福县。

  • 苇关

    在今新疆墨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引贾耽《四夷路程》:“于阗西五十里有苇关。”即此。

  • 凉淀

    亦作凉陉、凉泾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 “临潢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余即有坚冰。”

  • 猿居山

    在今广东封开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94封州: 猿居山 “在县北二十里。山多猿猱”。《清一统志·肇庆府》: 猿居山 “在封川县北三十里。一名猿岭。平冈漫坡,或起或伏。上多林木,猿狖所居。有猿岭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