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阳国

山阳国

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国除,改为山阳郡。宣帝竟宁元年(前33)复为山阳国。西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

②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都浊鹿城(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后汉书·孝献帝纪》:延康元年(220),“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即此。西晋永嘉中,国除。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分梁国置,以封梁孝王子定。国都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辖境约当今山东省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兼有湖东的邹城市及兖州市的一部分。建元五年(前136年)定死,无后,国除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前97年)更为昌邑国。宣帝初,国除为山阳郡。竟宁元年(前33年)复为山阳国。河平四年(前25年)复为郡,治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汉、魏属兖州。


猜你喜欢

  • 盐池县

    1913年改花马池分州置,属甘肃宁夏道。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因境内有盐池故名。1928年属宁夏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与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属吴忠市。面积8366平方千米。人口15.8

  • 青狮场

    即今四川西充县西北青狮镇。清光绪 《西充县志》 卷2: 青狮场在 “治北四十里”。

  • 荷泽

    即菏泽。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禹贡》:“荥波即潴。通荷泽。” 又云: “导沇水,东流为洛,入于河,轶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即“菏泽”。

  • 钱谷 (穀) 山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36即墨县: 钱谷山 “山陡险。相传昔尝运钱谷于山上以避兵”。

  • 垟头岩

    在今浙江云和县西。《方舆纪要》 卷94云和县: 垟头岩 “在县西十八里,高千余仞”。

  • 西戎

    唐代汉文史籍中偶对吐蕃的泛称。《旧唐书·吐蕃传》:“西戎之地,吐蕃是强。”此泛指今西藏及藏族各聚居地区。

  • 锡伯河

    又作西白河。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和喀喇沁旗境之锡伯河。《清一统志·喀喇沁部》: 西白河 “ (喀喇沁) 右翼郡王所驻。源出卯金插汉拖罗海山,东北流入翁牛特右翼界”,会獐河 (西尔哈河),入英金河。

  • 高家沟镇

    即今江苏涟水县西北五十六里高沟镇。清嘉庆 《海州直隶州志》卷14沭阳县: “高家沟镇去治九十里。”

  • 峨 (峩) 山

    一名深峨山、鹅山。在今广西柳州市西三里。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峩山在野中无麓,峩水出焉,东流入于浔水。”

  • 均山

    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均山在“县东北百八十里。山势峭拔,延广数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