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河镇

山河镇

①北宋置,属真宁县。即今甘肃正宁县治。1930年正宁县迁治于此。

②一名头道沟。即今吉林和龙市东北头道镇。清宣统元年(1909)中日间岛协约开为商埠。


(1)镇名。(1)在山西省泽州县南部。面积218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山河村,人口1800。2000年由土河、衙道、追山三乡合置。产小麦、大豆、玉米、谷子。有水泥厂和铝土、铁矿。名胜有大冶寺。有公路接太洛公路。(2)在黑龙江省五常市中南部。面积22.5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山河村,人口2.9万。因依山濒河故称山河屯,镇以屯名。始称山河保,后改山河街,1945年改区,1947年改县。1948年改十区。1953年改山河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镇。拉林河流经。产玉米、大豆、稻等。有木材加工、造纸、印刷、毛毡等厂。拉滨铁路经此,公路通五常与吉林省舒兰市。(3)在甘肃省正宁县北部、子午岭西麓。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3.2万。昔名杠树岭,为山货集散地,遂名山货,后演变为山河。金置山河镇,1929年正宁县治迁此。1949年设山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盛产烤烟。有电力、铸造、机械、地毯、印刷、食品等厂。有农贸市场。长调公路经此。(2)集镇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东南部、秦隆公路与隆泾公路交会处。山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00。原名三合镇,后因滨河面山改今名。为县境东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


猜你喜欢

  • 勐 (猛) 罕

    又称橄榄坝。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南勐罕镇。傣语 “勐” 为坝子,“罕”即 “费罕”, 为梭布。 以盛产棉花、 善织土布得名。一说乡民用梭布铺路迎接佛主,

  • 大坑口村

    即今广东曲江县南大坑口镇。粤汉铁路经此。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英德县北有大坑口汛。

  • 九里岭隘

    在今江西吉安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九里岭隘“在府西七十里。山长九里,因名。其地平旷,近时常为营垒处”。

  • 大小榆谷

    又称二榆。为大、小二榆谷的合称。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东汉时为羌族居地。《后汉书·西羌传》:章和元年(87),迷唐率诸羌入陇西塞,“迷唐不利,引还大、小榆谷”。古地区名。大榆谷、

  • 威州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怀集县 (除西北部分)。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贞观元年 (627) 改辽州置,为羁縻州,属幽州都督府。治所在威化县 (

  • 中路右翼中右旗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查干苏木一带。

  • 莲花桥

    ①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莲花水上。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7吉安府莲花厅: “西路出西门五里至莲花桥。”②亦作莲花庵。即今湖北蕲春县东北莲花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蕲州东北有莲花庵市。民国 《湖

  • 羊峒

    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羊峒“在卫北,接陕西洮州界。《志》云:松潘东通任昌、蜡梅,北接羊峒、洮州,任昌、蜡梅盖番族也”。

  • 珠江

    ①一称粤江。是我国南方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清一统志 · 广州府一》 “牂牁江” 条:“ 《番禺县志》:牂牁江一名珠江,即西、北二江下流也。东过沥滘堡北,谓之东冲,又东合蚬江,至县东南八十里南海庙

  • 十八溪

    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点苍山十九峰之间。源自山椒悬瀑流注,峰夹一溪,谓之锦浪十八川。元郭松年《大理行记》:十八溪“悬流飞瀑,泻于群峰之间,雷霆砰轰,烟霞晻霭,功利布散,皆可灌溉”。《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