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少林寺

少林寺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相传为晋魏时建造,初名法兴寺,元改名栖云观,后改为少林寺。寺东有清泉水池,石壁凿有红龙腾跃水面,旁有“红龙池”三字, 为金大定七年(1167)刻石。寺前有菱角石,大数丈,形如菱角;蟒石长二丈余,横卧松树下。另有蛤蟆石、仙人望海、帐房石、晾甲石、饮马潭等。寺毁于日寇侵华之战火。寺东尚存明末建多宝佛塔一座。

②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三十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昌三年(527)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唐初,少林寺僧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寺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及千佛殿的“五百罗汉壁画”等珍贵文物。


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史称达摩为初祖,称少林寺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广为流传。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又名毗卢阁)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重建,恢复原貌。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李世民)”壁画。达摩亭相传二祖慧可曾在此立候达摩,雪深及膝,故又称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西南的二祖庵,以及附近唐代的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时的法华塔,元代的缘公塔等,在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内保存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3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苏轼、米芾、蔡京、赵孟��、董其昌、日本僧人邵元撰文和书写的碑刻最为珍贵。初祖庵及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 林 寺 塔 林


猜你喜欢

  • 湘水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初以党项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后地入吐蕃,侨治庆州(州治安化县,今甘肃庆城县)界,寻废。

  • 打冷莽柯国

    今印度喀拉拉邦特拉凡哥尔之旧译。清谢清高《海录》:“打冷莽柯国在西岭西北,顺东南风西北约二三日可到,疆域甚小, 民极贫穷。”

  • 高吾山

    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明一统志》卷64常德府: 高吾山 “一名西山。其下即武陵溪,合于沅江。晋渔父费道真隐此”。

  • 句绎

    春秋时邾邑。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峄山南。《春秋》:哀公二年(前493),“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即此。古邑名。春秋邾邑。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春秋》哀公二年(前493年):“叔孙州仇、仲

  • 沙村镇

    在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北长沙村。《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沙村镇“在县南长沙村,有沙村巡司。《志》云,旧置司于长珠大神冈,洪武三年改置于此”。在江西省泰和县东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1.

  • 刘子陂

    在今河南封丘县南。《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郭威军至封丘,“南、北军遇于刘子陂”。即此。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南。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郭威军于此。

  • 会川千户所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会川府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二十五年(1392)升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属建昌卫。二十五年(1392年)升为会川卫。

  • 夏首

    ①战国楚地。在今湖北荆沙市东南。战国楚屈原 《九章·哀郢》: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水经·夏水注》: “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沱也。”②南朝时,亦称夏口 (今汉水入江之

  • 五角山

    在今湖南平江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77平江县“永宁山”条下:五角山“五峰耸峙。高二百丈。上有赵家寨,三面险绝,惟一径仅通,亦幕阜之支山也”。

  • 张家山宋

    即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庄镇西南张家楼子。1940—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沂北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