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千户所
俗名小兴州。明洪武三年 (1370) 改宜兴卫置,后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宜兴卫置,治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永乐元年(1403年)省。
俗名小兴州。明洪武三年 (1370) 改宜兴卫置,后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宜兴卫置,治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永乐元年(1403年)省。
①北齐天保五年(554)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②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严城“相传唐末有严将军者屯兵于此, 因名”。《清一统志·吉安府二》:严城“在永丰县南十五里”。北齐天
一作济尔哈朗图。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东北吉尔嘎朗镇。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驻地。
明初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5建昌县“芦潭镇”条:“县西七十里,旧有谷源巡司。”古镇名。在今江西省永修县西。北宋置,属建昌县,后废。
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寰宇记》卷158恩州阳江县:“恩平江自州界平城山流经县东,下入新会县界。”《舆地纪胜》卷89南恩州:平城山“在阳江县东旧恩平县西北”。
即今陕西洛南县南五十里中干山。《水经·洛水注》: 武里水 “南出武里山”。即此。
在今河南沁阳市东北沁水北岸。《清一统志·怀庆府二》:沁园“金时官僚宴会之所,有石图本。今废”。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并大同左卫、云川卫置,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清顺治七年(1650)改为左云卫。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宋张敦颐 《六朝事迹编类》 卷 5:桃叶渡,“ 《图经》 云: 在 (江宁) 县南一里秦淮口。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献之诗曰: ‘桃叶复桃叶,渡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板。《清史稿·常青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征金川,“阿桂师进攻勒乌围,常青与富勒浑护饷道, 自明郭宗至大板昭、兵卒巡视,分守小沙坝、沙坝、三松坪诸地”。即此。乾隆四十
今四川岷江及都江堰市西都江堰分水堤北之北江。《明史·地理志》 灌县: “又西有湔江,亦曰都江,亦曰湔堋江,古离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