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溪镇

安溪镇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五十六里安溪乡。宋《咸淳临安志》卷36:“安溪在钱塘县,去北关五十里。”明万历《钱塘县志·纪胜》:“苕溪至此百里,则势缓而渊深,无复崩溃之虑矣。”故名。明洪武中设税课司于此。


(1)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北部,北邻德清县。面积31.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溪,人口 1400。南宋已兴商贾,称安溪市。以溪水流势平缓而得名。明万历《钱塘县志》载李春阳《建四艺蘅白鹤诸山记》云:“……度安溪桥,溪流上接苕溪,至此百里,则势缓而渊深,无复崩溃之虑矣。”1949年为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蚕茧、茶叶、竹、水果。有电机、食品、建材等厂。公路通城区。境内下溪湾太平山有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墓。(2)在重庆市铜梁县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溪场,人口430。清末建场,因位小安溪畔,故名。1919年置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建镇。产稻、小麦、玉米、甘薯及柑橘、蚕茧、楠竹等。有农副产品加工、农机修理、小水电、采煤等厂矿。公路通华兴、永嘉等镇。(3)在四川省富顺县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溪,人口800。清代名安富场,又名石灰溪,后取两名首尾各一字,更名安溪。1949年为安溪乡,1987年置镇。有煤矿、造纸、石灰、化工、酿酒等业。为县林业基地。通公路,沱江通航。名胜有青山峡、海螺滩、宣和洞等。


猜你喜欢

  • 吾者

    又名兀惹、兀的改、斡者。指分布在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以东森林地区以狩猎为主的民族。《元史·顺帝纪》:至正十五年(1355)八月,“立吾者野人乞烈迷等处诸军万户府于哈尔分(又作哈州)之地”,进行管辖

  • 新塍镇

    即新城镇。今浙江嘉兴市西北二十七里新塍镇。1950—1954年为嘉兴县驻地。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西北部。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塍,人口9500。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于此筑城

  • 顺安州

    北宋嘉祐七年 (1062) 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雷火洞 (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北宋嘉祐中置羁縻州。治雷火峒(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元丰以后改为下雷州。

  • 邛部长官司

    明永乐元年(1403)改邛部州置,属越巂卫。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改为宣抚司。五十二年(1713)改为长官司。雍正七年(1729)属越巂营。后废。明永乐元年(140

  • 宝顶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北三十里宝顶山。摩崖石刻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募化主造,自南宋淳熙六年 (1179) 至淳祐九年 (1249),历时七十余年。石刻共十三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巨型

  • 招宝山

    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甬江入海口西岸。《明史·地理志》 定海县: “东有候涛山,一名招宝山,上有威远城,山麓有靖海城,俱嘉靖三十九年置。东、北皆滨海。” 《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定海县: 招宝山

  • 符节县

    亦作荷节县。东汉改符县置,属犍为郡。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建安十八年 (213) 属江阳郡。西晋复为符县。《晋书·杜弢传》: 杜弢 “祖植,有名蜀土,武帝时为符节令”。古县名。东汉时改符县置,治今四川省

  • 漓江

    一作离水。又名桂江。在今广西东部,为西江支流。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桂林、阳朔、平乐、昭平、苍梧等市县地,至梧州市注入西江。《水经·漓水》: “漓水亦出阳海山,南过苍梧荔浦县,又南至广信

  • 平石镇

    北宋置,属番禺县。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钟村镇之谢村东南胜石坊附近。

  • 小陇山

    即今甘肃华亭、清水及陕西陇县境之陇山。《元和志》卷2陇州华亭县:小陇山“在县西四十里”。又同书卷39秦州清水县:小陇山“一名陇坻,又名分水岭。隗嚣时,来歙袭得略阳,嚣使王元拒之。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