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双山
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北有双山,夹道崭然, 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方舆纪要》卷109柳州府马平县:夹道双山在“府北十里。东山曰桃行,西山曰鹊儿”。
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北有双山,夹道崭然, 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方舆纪要》卷109柳州府马平县:夹道双山在“府北十里。东山曰桃行,西山曰鹊儿”。
唐贞观元年(627)改临津县置,属岚州。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元和志》卷14合河县:“以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北宋元丰中移治今兴县,金末升为兴州。古县名。唐贞观元年(6
①西周诸侯国。妘姓。后入于齐。在今山东即墨市西六十里壮武故城。《左传》:隐公元年(前722),“纪人伐夷”。杜注:“夷国在阳城壮武县。”②又名夷城父、城父邑。春秋时陈邑,后为楚邑。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
在今越南东北拜子龙湾东之云海岛。一说今海防市东之吉婆岛。《明史·俞大猷传》:嘉靖二十八年(1549)安南入寇,“犯钦州,大猷遮夺其舟,追战数日,生擒(范)子仪弟子流,斩首千二百级,穷追至海东云屯”。即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北召口乡南。东距画邑城遗址(桐林田旺遗址)二里。王蠋,战国时齐画邑人, 因进谏齐王不听,故退耕于野。《史记·田单列传》载:“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古龙镇。《清一统志·黑龙江》“布克依站”条下:“塔勒哈站,又六十五里至古鲁站。”
在今江西高安市旧城内。《明一统志·瑞州府》: 披仙亭 “在府治。宋苏辙有诗”。
一名东首阳山。在今河南巩义市北,黄河南岸。《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三经》: “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 其阳多㻬琈之玉, 其阴多赭、 黄金。” 《水经·河水注》: “皇甫谥 《帝王世纪》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穹窿山上。明王鏊 《姑苏志》 卷9: 法雨泉 “山半有泉名法雨,四时流不绝,下注石堰,可以灌田”。
又称阳河。即今河南淇县南折胫河。源出今河南淇县西北二里太和泉,东南流入淇水。《尚书·泰誓下》: 商王受 (纣) “斫朝涉之胫”。《传》: “冬月见朝涉水者,谓其胫耐寒,斩而视之。”《水经·淇水注》:
西汉鸿嘉二年(前19)封中山宪王孙云客于黟县,为广德王。治所在今安徽黟县东五里。建平三年(前4)以云客弟广汉绍封为广平王。王莽始建国元年(9)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