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夷陵县

夷陵县

西汉置,属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汉书·地理志》 夷陵县颜师古注:“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为宜都郡治。三国吴改为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为夷陵县。南朝宋属宜都郡。南齐移治下牢戍(今宜昌县西北)。隋大业初为夷陵郡治。唐武德四年(621)为硖州治。贞观九年(635)移治步阐垒(今宜昌市)。南宋建炎中移治石鼻山(今宜昌县西北)。绍兴五年(1135)还旧治。端平初徙治长江南岸。元还旧治,为峡州路治。明初为峡州府治,后改为峡州治。洪武九年(1376)废。


古县名。秦置,属南郡。因县北有夷山得名。西汉治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为南郡都尉治。东汉改属宜都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名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名夷陵县。南朝齐移治今宜昌市西北,唐移治今宜昌市,南宋迁治不常,元代还治今宜昌市。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入峡州。南北朝至宋历为宜州、拓州、峡州治,元为峡州路治。公元222年,陆逊败刘备于此。


猜你喜欢

  • 雅江

    亦作雅砻江。 即今四川西部金沙江 (长江) 支流雅砻江。

  • 范家庄

    ①即今河北辛集市东北十八里范家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北有范家庄。②即今河北赵县东三十六里范庄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5赵州图: 东有范家庄。③即今山东泰安市东汶水滨范镇。

  • 东螺溪

    在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为浊水溪北支,西北流至鹿港入海。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东螺溪自斗六门与吼尾溪同流,西至东螺之眉里社分支北流,西过西螺社,又西过麻芝干社为北社溪,西入于海。”

  • 上雒县

    西汉置,属弘农郡。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东汉改为上雒侯国。三国魏改为上洛县。见“上洛县(1)”。

  • 粗朴寺

    亦作楚布寺、磋朴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 建。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南郊。为藏传佛教噶举噶派玛噶举支派之祖寺。

  • 成山卫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属山东都司。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卫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荣成县。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析文登县置,治今山东省荣成市东北成山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 木答里山卫

    又作木塔里山卫。明永乐四年(1406)置,为羁縻卫所,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公主陵附近。其地有明古城,曾出土“木答里山卫指挥使司”铜印一方。

  • 中庙镇

    即今安徽巢湖市西七十里中庙镇。《清一统志·庐州府二》:铜炀镇“在巢县西五十里,又四十里为中庙镇”。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西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庙,人口1950。湖岸有庙,因

  • 王佺堡

    亦作王景堡。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南旺全村。

  • 毛密水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北兴凯湖南们河。《金史·斡赛传》:穆宗时,“纳根涅虽伏而不肯偿所取,因遁去。冶诃等不欲追,斡赛督军而进,至把忽岭西毛密水,及之,大破其众”。清作毛尔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