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夫子庙

夫子庙

又称文庙。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称文宣王庙。南宋初毁于兵火,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建贡院,为科举考场。元为集庆路学。明初是国子监。后改应天府学。清时为江宁、上元二县的县学。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夫子庙以秦淮河为泮池,南岸有照壁。庙前有聚星亭、阁,后有大成殿、尊经阁等。庙北有明、清贡院(今南京市中医院址)。现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和对外开放的旅游场所。


又称文庙。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贡院街。为供奉和祭祀孔子之地。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此建文宣王庙。南宋初毁于兵火,绍兴年间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建贡院。府学内有明德堂,堂额原为南宋末年文天祥所书,清由曾国藩改为篆书。元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监,后改应天府学。清为江宁、上元二县的县学。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该地利用秦淮河水为泮池,筑堤环抱,南岸有照壁。有聚星亭、思乐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崇圣祠、奎星阁等建筑。六朝时期以迄明、清,这一带均为繁华之地。建国后,几经整修改造,并建东、西市场。现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和对外开放的旅游场所。

夫 子 庙 夜 景


猜你喜欢

  • 水西司

    在今广东花都市(新华镇)西南炭步镇。明崇祯末设守备于此,寻废。清设水西巡司。

  • 武川镇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乌兰不浪土城梁古城。《魏书·高祖纪》: 太和十八年 (494),八月 “己未,幸武川镇”。《水经· 河水注》: “荒干水又西南,经云中城北,白道中溪水注之。水发源

  • 宝唐水

    即今江西崇仁县西南公陂河。《元丰九域志》 卷6: 崇仁县有宝唐水。《明一统志》 卷54抚州府: 宝唐水 “在崇仁县西一百二十里。源出宝唐山,下流合巴水”。

  • 和善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麟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茱萸湾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湾头镇。《寰宇记》卷123引阮升之记: “吴王濞开此沟,通运至海陵仓,北有茱萸村,以村立名。”

  • 临溪堡

    北宋元丰七年 (1084) 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林溪乡。后废。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林溪。

  • 鸳鸯白盐池

    即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东北雅布赖盐池。《清一统志·阿拉善厄鲁特》: 鸳鸯白盐池“在旗界。旧鸳鸯白盐池、小白盐池,皆在镇番卫西北二百二十里边外。明初会设鹾司,后因边外商贾不行,故废”。

  • 扶南

    意为“山地之王”。在今柬埔寨。公元1世纪建国。《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岱“又遣从事南宣国化, 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至7世纪中叶, 为其属国真腊所并。

  • 高平川

    即今宁夏南部清水河。《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5西秦录: 乞伏国仁五世祖有祐鄰者,“晋泰始初率户五万迁于夏缘,部众稍盛,鲜卑鹿结七万余落,屯于高平川”。《水经·河水注》: 高平川 “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陇

  • 盘龙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灌口镇 (今四川都江堰市)。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6灌县: “李膺记云: 山土色黄,盘回有龙形,故曰盘龙。” 寻改为灌宁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