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大盈浦“旧在淀山湖东,亦直受湖水自白鹤汇达吴淞江,阔三十丈,潮沙浸入,易致淀淤。宋绍圣中,转运毛渐浚大盈、顾会二浦。元大德初复浚。泰定初,开大盈浦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太平县置,属丹州。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南。唐景龙二年 (708)移治今宜川县西南。北宋太平兴国初废。②唐天宝七年 (748) 改万年县置,与长安县同为京兆府治。治所在大兴
即蒲江县。在今四川蒲江县。《隋书·地理志》 作蒱江县。
明正统中置盏达副宣抚司,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莲花山。清属腾越厅。1917年改置盏达行政区,1932年改置莲山设治区。
即今山东巨野县西南田桥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巨野县西南有田家桥。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曹村。原名曹村埽,宋元丰元年(1078)改名灵平埽。
在今山西昔阳县西四十里。《明史·地理志》: “ (沾岭) 又西有陡泉岭,洞涡水所出。”
在今四川西昌市境。《旧唐书·地理志》:越嶲 “有越水、嶲水”。《寰宇记》 卷80越嶲县: “此地有越水、嶲水为名。”
清康熙九年(1670)置,属云南省。治所在大理府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领大理、鹤庆、丽江、永北、永昌、顺宁、景东、蒙化、楚雄、姚安10府,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大姚、牟定、双栢、景东、临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置,属焉耆府。治所即今新疆若羌县。民国初属阿克苏道。1920年属焉耆道。1930年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9年改为若羌县。古旧县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