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笔架山

大笔架山

俗称天桥山。在今辽宁锦州市天桥镇东南海域中。清康熙《锦州府志》卷1:大笔架山在“城西南六十里。峙海中,状如笔架。潮退见天桥,广八丈,长四里。上有朝阳寺。多飓风,屋瓦辄飘去。今存空堵。康熙十三年,察哈喇王叛,邑人多避兵其上”。


俗称天桥山。在辽宁省锦州市天桥镇南面海域中。因山形似笔架得名。海拔约200米。潮退时,海岸至山麓间有一长1.75千米、宽30多米的连岛沙坝出露,俗称“天桥”,涨潮时被海水淹没。山上有民国时建造的吕祖亭、王母宫、三清阁、万佛堂(堂内雕像皆由汉白玉雕成)等。以三教合一的三清阁最为主要。


猜你喜欢

  • 哈刺马苦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兰屯。元 《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哈剌马苦站”。明改哈剌马古站。

  • 陵阳渠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引黄河水溉田。《新唐书·地理志》 丰州九原县: “有陵阳渠,建中三年浚之以溉田,置屯,寻弃之。”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内。唐大历年间开凿,因耗费过巨,未能完工,遂废。

  • 连竭提山

    一名展诰山。在今湖南泸溪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卢溪县:连竭提山“峰峦秀拔,连接群山”。

  • 杜尔伯特部

    ①科尔沁别部。博弟达喇第八子爱纳噶分领之部落,号杜尔伯特。明末,爱纳噶子阿都齐从奥巴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36),阿都齐子色稜因功封辅国公;清顺治五年(1648),编所部为一旗,授色稜为扎萨克固山贝

  • 南溪池亭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清一统志·同州府》: 南溪池亭 “在大荔县东南十五里。唐刺史王龟建,御史中丞蔡曙作记”。

  • 宜禾县

    ①三国魏置,属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西晋改属晋昌郡。北周废。②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为镇西府治。治所在巴尔库勒城 (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咸丰五年 (1855) 废。古县名

  • ?源湖

    即今湖北阳新县北与大冶市交界处之大冶湖。《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海口湖”条下:“��源湖在州西北七十里,武昌、大冶二县山谿之水汇流于此,入大江。”

  • 白金堤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南青衣江畔。《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白金堤“在夹江县治西南。延袤数里。亦名向君堤。蒙江啮岸,令向君励意捍之,锸沙泞中得白金一箧,霈然资焉,不他取一镪而堤就”。

  • 百望山

    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4:青龙桥“其北斜界百望山,是山丛丛��磈,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清初改名望儿山。

  • 东台县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析泰州东北境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东台市。以东台场为名。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87年改设东台市。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东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