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山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东北。明嘉靖《延平府志》卷2《山川》永安县:大秀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巍然秀拔于群山之表”,故名。
②在今安徽巢湖市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大秀山“在巢县南三十里。山峰耸秀,訾家河出焉。其侧有黄谷岭,蒋家河出焉”。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东北。明嘉靖《延平府志》卷2《山川》永安县:大秀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巍然秀拔于群山之表”,故名。
②在今安徽巢湖市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大秀山“在巢县南三十里。山峰耸秀,訾家河出焉。其侧有黄谷岭,蒋家河出焉”。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即大陆泽。在今河北任县、巨鹿、隆尧三县间。《魏书·韩均传》:“广阿泽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土广人稀,多有寇盗,乃置镇以静之。”《元和志》卷17昭庆县:广阿泽“在县东二十五里。《尔雅》曰:‘晋有大陆。’
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白莲镇。《方舆纪要》卷97将乐县“三华驿”条下:“又白莲马驿,在县西南六十里。宋为将安馆,元至治中,改为站。明初改为驿。”
北魏建,约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长川是北魏先世居地之一,位于石漠(今内蒙古兴和西)东北,濡源(今滦河源)之西,北魏前期诸帝常巡幸其地。《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423),“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
在今河北衡水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4衡水县:甘村沟“在县西南十里。旁有洼地二千余顷。弘治中,开此沟以泄水患。寻塞。正德中复疏通之,洼地填淤,民获种植之利”。
南齐改新城郡置,属梁州。治所在房陵县 (今湖北房县)。梁复为新城郡。
即今河南方城县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镇。清置驿丞及递运所于此。
又作女直水达达路。元中叶析开元路置,属辽阳行省。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兴凯湖以东,包括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水达达部族不事耕稼,以捕鱼为生。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派军士在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英金河北岸大庙镇东公主陵村。清时有汛兵防守。
明置,即今广西柳江县东南穿山乡。《方舆纪要》 卷109马平县: 穿山驿,“马驿也。有穿山堡”。清置穿山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