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扒塘

大扒塘

即今广西平乐县南四十五里大扒瑶族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乐县图:南有大扒塘。


猜你喜欢

  • 白家屯

    在今河北景县北。《方舆纪要》卷13景州:白家屯:“(明)天启中,……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为堑,固守以拒官军。”在今河北省景县北。明天启中,义军首领丁志宏转战于阜城、武邑间,为明军所害。其部

  • 兰溪市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东兰溪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竹头市”条下:“又兰溪市,在(益阳)县南(按,应为东)二十里。”②1949年解放后由兰溪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1950年撤销,并入兰溪县。

  • 灵关路

    即夏阳路。以灵关(今宝兴县南灵关镇)为名。从四川雅安市西北行逆宝兴河而上,经芦山县、宝兴县,一取今东河越邛崃山至今理县,一取今西河上越夹金山至今小金县。《寰宇记》卷77雅州芦山县:“灵关路在县界,去蕃

  • 开化寺

    又称法华寺。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蒙山山麓。北齐天保三年(552)建,赐额“开化寺”。

  • 武灶 (竈) 渡

    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南浔江上。《方舆纪要》 卷108苍梧县: 武灶渡 “在武西递运所前桂江之侧”。

  • 竹里山

    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元和志》卷25润州句容县:“竹里山, 在县北六十里。王涂所经,涂甚倾险,行者号为翻车岘。山间有长涧,高下深阻,旧说云似洛阳金谷。宋武帝初起, 自京口至江乘,破桓玄将吴甫之于竹里,移

  • 高平国

    西晋泰始元年 (265) 改山阳郡置,属兖州。治所在昌邑县 (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金乡、鱼台、邹城等县市地。南朝宋改高平郡。见“高平郡(1)”。

  • 马头溪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马头溪“西有千王堰,六十余泉俱入此溪”。

  • 黄龙国

    指十六国北燕,都黄龙城 (今辽宁朝阳市)。《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 (435) 春正月,“燕王数为魏所攻,遣使诣建康称藩奉贡。癸酉,诏封为燕王,江南谓之黄龙国”。胡注: “以其都和龙也。”

  • 岢岚县

    ①北魏置,为岚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三堆城 (今山西静乐县),十八年 (598) 改为汾源县。②元初改岢岚州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太祖十六年 (1221) 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