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居江
即今大盈江与槟榔江合流前一段。在云南西部,为伊洛瓦底江支流。元代称大居江。《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居江“出腾冲北山下,由南甸经干崖,合槟榔江入江头城,名大盈江”。明、清作大车江。
即今大盈江与槟榔江合流前一段。在云南西部,为伊洛瓦底江支流。元代称大居江。《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居江“出腾冲北山下,由南甸经干崖,合槟榔江入江头城,名大盈江”。明、清作大车江。
①西周以今陕西泾、渭、洛三河为三川。《史记·周本纪》:幽王二年(前780),“西周三川皆震”。即此。②战国时以河、洛、伊为三川。为韩地,介于秦、楚之间。东接东、西二周。《战国策·秦策一》:“今三川、周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水经·渠水注》:康沟 “东径平陆县故城北。……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续汉书 · 郡国志》陈留郡尉氏县注引 《陈留志》 曰: “有陵树乡。” 即此。
又称勃弄赕。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白崖城(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二里红岩街西)。郭松年《大理行记》:“县西石崖斩绝,其色如雪,故曰白崖。”宋大理属首府大理。元代废。又称勃弄赕。南诏置,在今云南省弥
元置,属都云军民府。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置平溪卫。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治今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为平溪卫。
唐置,在今陕西高陵县南十八里。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南。北宋时废。
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33东平州:坎河在“州(今州城镇)东北五十里。有坎河泉,南流六里入汶河。《志》云:坎河即汶水,下流泄入盐河处,盐河即济河之别名。自戴村坝筑,而汶水不复由此入济。万历七
①北魏孝昌二年(526)置,治所在邯川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西魏于此置浇河郡。北周属洮河郡。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化成县置,为宁塞郡治。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
①在今河北涉县西。《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通利渠在 “县西一里。下流入于涉河,居民资以灌溉”。②又名鱼君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任丘县: “有通利渠。开元四年,令鱼思贤开,以泄陂
即硕项湖。在今江苏涟水、沭阳、灌南等县间。《元和志》 卷9涟水县: “硕濩湖,在县北一百十六里,与海州朐山县中分为界。” 早已成陆。即“大湖(1)”。
隋大业元年 (605) 置,属冲州。治所在今越南广南省一岘港派仁附近。三年 (607) 属林邑郡。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或广南省一带,属冲州。旋入林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