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塔城

塔城

①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塔城土把总。

②即塔尔巴哈台城。今新疆塔城市。《清史稿·地理志》 塔尔巴哈台直隶厅: “塔城左翼副都统、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副将驻。”


集镇名。在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部、腊普河谷北侧。塔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80。藏语“塔城”意为塔形山下瓶口形坝子上的村庄。古名腊普,或作喇普、喇皮、勒曲,藏语意为“神川或水边的地方”,因地处腊普河边得名。产稻、玉米、小麦、豆类、核桃、板栗、柿子等。有公路西南接维德公路,东南接白维公路。村东有达摩祖师洞,西南部哥登村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大新店

    一名新店。即今湖北大悟县北三十六里大新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 同治三年(1864)四月,太平军“由应山大新店、双桥镇,驰奔广水驿”。

  • 殷邑名。一作沬。即今河南淇县。《尚书·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 郑注: “纣之所都处也。” 殷自武乙以后皆都于此。西周初纣王子武庚及卫国亦相继都此。古邑名。又作沫。在今河南省淇县。殷自

  • 三源浦镇

    即今吉林柳河县南三源浦朝鲜族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柳河县:“县属三源浦,距县市南九十里。……附近又为人参种植地,以本处为人参大集散场。”

  • 东势镇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原名东势角。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东势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东势镇。据张荣楼、李梦愚编《台中县志稿·台中县乡镇地名的掌故》 说,因居本县东方角落,所以叫做“东势

  • 宣利渠

    在今河南洛宁县南。《方舆纪要》 卷48永宁县: 宣利渠 “在县南三里。又有新兴渠、万箱渠,皆分洛水以灌田”。

  • 安德县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东北。北魏太和中为安德郡治。隋开皇九年(589)移今山东陵县,为德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省入州。②南朝宋侨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高青、章丘等县市境

  • 抚康县

    唐至德二年(757)改抚安县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蒲塘镇。北宋开宝七年(974)废入南流县。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以抚安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党州东。属党州。北宋开宝

  • 升州

    ①隋仁寿初改湖州置,治所在湖阳县(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大业初废。②唐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置,治所在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县地。上元二年(761

  • 阿速那合站

    明改阿剌站置,在今吉林敦化市北。明《辽东志》卷9:纳丹府东北陆路有“阿速纳合”站。清改额穆和索站。

  • 洗马林

    元荨麻林,后讹为洗马林。又名西马营。明宣德十年 (1435) 筑城,属万全右卫。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南五十里洗马林镇。《方舆纪要》 卷18万全右卫: 洗马林堡,“其镇河台为最冲,边外大谎堆桂柏山皆部长驻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