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军岭
在今江西赣县东。《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赣县:回军岭在“府东四十里。相传黄巢犯境,里人御却之,因名”。
在今江西赣县东。《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赣县:回军岭在“府东四十里。相传黄巢犯境,里人御却之,因名”。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郭屯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下 《舆图志》: 阳谷县东北有郭店屯。集镇名。在辽宁省庄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属大郑镇。人口 450。 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主产玉米、高粱等。渔业发
即今河北文安县北四十里苏桥镇。《方舆纪要》卷11文安县: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孔道,靖难初,燕王自固安县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 即此”。即今河北省文安县北苏桥。《明通鉴》:明建文二年(1400年)
一作大于河镇。即今山东潍坊市西二十里于河镇。清乾隆《潍县志》有大圩河集。
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干汊河镇。清光绪《舒城县志》卷7:干汊河镇在“县西南十五里”。在安徽省舒城县中部、干汊河东南岸。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 5.9 万。镇人民政府驻干汊河,人口 2310。因境内杭埠河的
一名衍氏。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三十里。《战国策·魏策一》: 苏秦说魏襄王曰: “北有卷、衍。” 《史记·魏世家》: 景湣王五年 (前238),“秦拔我垣、蒲阳、衍”。古邑名。又称衍氏。战国魏邑。
又作博狼沙。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关。《史记·留侯世家》: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索隐》: 服虔云,“地在阳武南”。又称博狼沙。在河南省原阳县城东关。为汉初大臣张良(?—前
即今广西河池市东北东江乡。明置巡司于此。(1)在山东省龙口市中部。面积56.9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江,人口 4000。明成化年间,江姓兄弟迁来居住,取名江哥庄;后演变为江格庄。清末,
即箬溪。在今浙江长兴县东。《元和志》卷25长城县: “若溪水,酿酒甚浓,俗称 ‘若下酒’。”
藏语音译异名。在今西藏扎达县。公元996年古格领主拉喇嘛也失斡兴建托林寺,先后延请藏僧仁钦桑布、天竺僧阿底峡来此译经传法,并于1076年(藏历火龙年)举行法会,佛教大昌,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传。
①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亦黄河支流。《宋史·河渠一》:“自周显德初,大决东平之杨刘,宰相李谷监治堤, 自阳谷抵张秋口以遏之,水患少息。然决河不复故道,离而为赤河。”乾德二年(964),“赤河决东平之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