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戍县
北周置,属宕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唐贞观三年 (629) 省入怀道县。
北周置,属宕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唐贞观三年 (629) 省入怀道县。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北白龙江注入嘉陵江处。《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桔柏津 “在昭化县。杜甫诗云: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今昭化驿有古柏,土人以桔柏名之”。历为秦入蜀之重要津渡。《资治通鉴》
①又名夷邑。春秋陈地。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七十里城父集。后入楚,曾为许国都。《左传》: 昭公九年 (前533) 二月,“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即此。汉置城父县。②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左
①秦置,属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寰宇记》 卷12柘城县: “以邑有柘沟,以此名县。”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西晋太康中废。②唐显庆三年 (658) 置,为柘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西
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置,属安西都督府。治所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贞元中废。唐上元二年(675年)置,治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西南)。属安西都护府。《旧唐书·高宗纪》:“以尉迟伏阇雄为
在今湖北兴山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建阳峡 “在兴山县东七十里。源出宁都,入于香溪,委蛇曲折四十八渡,约十余里至建阳村中”。《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建阳峡在 “县东南五十里,与州境接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鲁布革镇。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 卷2兴义府: “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直抵黄泥河为界。其间歪染、养马、白云、法岩诸寨,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
又称西土默特。清置,属卓索图盟。旗府驻地在黑城子(今辽宁北票市东北黑城子)。简称土右旗。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北岸。属包头市。面积2284平方千米。人口34.9万,有蒙古、汉、满、回等民族。辖3镇、
①即今安徽安庆市。古称宜城渡,为长江中流北岸一渡口。南宋嘉定十年 (1217) 在此筑城,景定元年 (1260) 移安庆府、怀宁县治此。后历为安庆府、安庆路治。②亦名武阳城。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里宜城山
①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容城县北十五里城子村。东汉废。西晋复置,属范阳国,寻废。北魏太和中复置,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 废入范阳县。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为北义州治。贞观元年州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四九镇东北五十圩。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新宁县(今台山市)有“五十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