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力失
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阿剌木又西百里为叉力失城。叉力失西百里为哈喇哈失铁城。”
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阿剌木又西百里为叉力失城。叉力失西百里为哈喇哈失铁城。”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该地发现夏、商大型文化遗址。
清置,属白水县。即今陕西白水县北雷牙乡。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井州。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南六十里。大业初废。义宁初复置,属井陉郡。唐初属井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隋开皇中置,治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苇泽城。属恒山郡。大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张家营镇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东螺山”条下:“又佛峪山在州西北三十里。下有温泉。”
①又称东路中前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阿尔拜赫雷东,翁金河东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广河县西阿力麻土乡古城。西晋初废。十六国前凉复置,初属晋兴郡,后为大夏郡治。北魏属金城郡。北周属枹罕郡。唐贞观元年(627)废入枹罕县,五年复置,属河州。广德后没于吐蕃。
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羊二庄回族乡。旧属盐山县,民国时设县佐。
相当今四川温江、双流二县境之杨柳河。《元史·河渠志三》:马坝渠“乃自其北涯凿二渠,与杨柳渠合,东行数十里,复与马坝渠会,而渠成安流”。
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为右江(南盘江)津渡。《明史·地理志》 奉议州:“北滨南盘江,有州门渡。”
①即宛委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水经·渐江水注》:“(山阴)南又有玉笥、竹林、云门、天柱精舍,并疏山创基。”《史记·太史公自序》:“上会稽探禹穴。”《正义》引《括地志》:“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