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岔河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源出舒兰县西北,北流注入拉林河。《清史稿·地理志》榆树直隶厅:拉林河“至牛头山镇,南卡岔河自舒兰入,右合二、三、四道河注之”。
拉林河支流。在吉林省中部。因上游由三条支流汇成三岔,故名。源于舒兰市庆岭山西麓,上游称响水河。西北流至榆树市牛头山东入拉林河。长229千米,流域面积 3136 平方千米。亮甲山水库以下为干流。沿河两岸是重要农业区。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源出舒兰县西北,北流注入拉林河。《清史稿·地理志》榆树直隶厅:拉林河“至牛头山镇,南卡岔河自舒兰入,右合二、三、四道河注之”。
拉林河支流。在吉林省中部。因上游由三条支流汇成三岔,故名。源于舒兰市庆岭山西麓,上游称响水河。西北流至榆树市牛头山东入拉林河。长229千米,流域面积 3136 平方千米。亮甲山水库以下为干流。沿河两岸是重要农业区。
1924年改布尔根河设治局置,属新疆阿山道。治所在今蒙古国科布多南布尔根。后废。1924年升布尔根设治局置。治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查干果勒。
我国史籍对7世纪至17世纪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通称。真腊一名,始见 《隋书》。《大唐西域记》 卷10“三摩呾吒” 条作伊赏那补罗国, 盖为其都城名,并非国名。《新唐书·真腊传》 称:“真腊,一曰吉蔑。”
明永乐十三年(1415)置,属安府。治所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境。宣德二年(1427)以后入安南。
即今浙江宁波市北十二里庄桥镇。旧属慈溪县。清雍正《慈溪县志》卷1:庄桥市在“县东南四十里”。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峰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贞观元年(627)废入新昌县。
又作洌水、列水。即今朝鲜大同江。《汉书·地理志》 吞列县: “分黎山,列水所出,西至黏蝉入海,行八百二十里。”
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十一里。《清一统志·承德府二》:广仁岭“即古墨斗岭,岭之西南为滦平县界, 自滦平县至热河, 为辇路必经之地。本朝康熙五十七年发帑开治, 经路平坦, 赐名广仁岭”。
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东峰。马明卿《华岳志》:“岳顶东峰曰仙人掌,峰侧石上有痕, 自下望之,宛然一掌,五指具备。”东汉张衡《西京赋》:“高掌远蹠,以流河曲。”《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曹植《述征赋》:“表
在今江西玉山县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玉山县:沧溪在“县南三十里。源出浙江江山县境,委蛇至县之惠安乡,下流二里许,与渎口合为玉溪之别源。中有石陂潴水,呼为石仓,人多渔钓于其处”。
1948年改新海县置,属松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1992年改设海林市。旧县名。1948年由新海、五林两县合置,治今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后历有废置。1992年撤销,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