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源水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崇义县: 南源水在 “县西南五十里。出南源山,东流北折合西符水。《志》 云,西符水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县西镬山,东流至此会南源水,谓之符江口。又东入南康县境,合豫水,出南野口,入章江。或曰即横水也。一云南源为横水,西符水为左溪。正德中,群盗据此,所谓横水左溪贼也”。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崇义县: 南源水在 “县西南五十里。出南源山,东流北折合西符水。《志》 云,西符水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县西镬山,东流至此会南源水,谓之符江口。又东入南康县境,合豫水,出南野口,入章江。或曰即横水也。一云南源为横水,西符水为左溪。正德中,群盗据此,所谓横水左溪贼也”。
北周置, 为滶川郡治。 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隋属竟陵郡。唐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湖北省钟祥市东北。属滶川郡。隋初属郢州,后属竟陵郡。唐废。
唐方镇。光化元年 (898) 置,治金州(今陕西安康县)。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北部及陕西东南部。天祐二年 (905) 移治均州 (今湖北丹江口市西),改名戎昭军。辖境仅有湖北西北部。唐方镇之一。光化元年(
即今安徽巢湖市北司集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3合肥县: 东 “油坊集,一百二十里”。
在今河北涿州市南三十里南三家店,南接高碑店市界。《方舆纪要》卷12新城县:三甲店“在县(今市东南新城镇)北三十五里,北至涿州之牛道也”。
在今西藏扎囊县西南。藏语意为山桃林中。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语:扎,谓山桃:囊,犹云林中也,地多山桃,故名。”1960年与桑宗合并设扎囊县,驻扎唐。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扎囊
即青墩。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二十里江岸河滩地。《舆地纪胜》 卷18太平府: 青堆沙 “在当涂县南二十里,周文育克徐嗣徽于此”。
又称中国东省铁路。即中东铁路。干线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经黑龙江哈尔滨市至绥芬河市。支线从哈尔滨经吉林长春至辽宁旅顺。中东铁路曾用名。
亦作孟肙路。元元统元年 (1333) (一说至顺二年,1331) 置,属云南行省八百宣慰司。治所在今泰国清迈以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孟绢府。后废。元元统元年(1333年)置,治今泰国清迈南。
一称绰尔罗斯南右翼头旗。俗称尔什克贝勒旗。清雍正三年 (1725) 设,属绰尔罗斯部。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青海湖东南群科加拉、察汗城、日月山中间地带。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治所在扬州(后改扬州路, 治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邳州、宿迁以西除外)及安徽泗县、五河、滁州、来安、全椒等县市地。十五年(1278)改置淮东道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