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初置,属清远卫。治所在南雄府 (今广东南雄县)。后废。
南齐置,属宁蛮府。治所在乐安县 (今湖北枣阳市西)。梁移治蔡阳县 (今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北魏为南雍州治。西魏为蔡州治。隋开皇初废。南朝齐置,治东蔡阳、西蔡阳(梁并为蔡阳,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南)。
亦名宜禄川水。即今陕西长武县南黑河。《水经·渭水注》:“汭水东径宜禄县,俗谓之宜禄川水。”《清一统志·邠州》:芮水,“《旧志》:有后川河,在南十里。又南十里有前川河,俱自灵台县流入,二水合而东流,谓之
亦作八哈剌因。即今阿拉伯半岛东部之巴林。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白莲为大食国之属国。《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译作八哈剌因。集镇名。(1)在安徽省霍邱县中部。白莲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250。相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市东。清康熙十八年 (1661)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福建省建瓯市城区东。属福建行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置,属牢州。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西北。永徽三年(652)废入昌明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治今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北金沙江和雅砻江会合处。属牢州。永徽三年(652年
①亦名都梁山。在今四川梁平县北。《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高都山 “距军北一十五里。山中地黄壤而腴,其民以种姜为业,衣食取给焉。高都驿路,乃天宝贡荔枝之路也”。《方舆纪要》 卷69梁山县 “高梁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星村镇。元至大四年(1311) 于此置将村巡司。明初改置星村巡司。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南。《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 旗头山在 “司西三十里。山势险峻。高可万仞”。
①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郑州市南。一说在今延津县北。《左传》: 宣公三年 (前606),“晋侯伐郑,及郔,郑及晋平”。②春秋楚地,在今河南项城市南。《左传》: 宣公十一年 (前598),“楚左尹子重侵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