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城

南城

①又作南武城、武城。战国齐邑。在今山东平邑县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齐威王二十四年 (前333),威王曰: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 西汉置南成侯国。

②河阳三城之一。东魏元象元年 (538) 筑,在今河南孟津县东老城。《元和志》 卷5河阳县: 南城“后魏使高永乐守河南以备西魏。即此也。周、隋为宫。贞观置镇”。《明一统志》 卷28怀庆府: “高永乐守南城,今孟津是。”

③即隋唐东都皇城。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中。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5称: “皇城,傅宫城南,因隋名曰太微城,亦曰南城,又曰宝城。”

④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 卷81城步县: 南城,“ 《志》 云,在县治南。相传诸葛武侯曾驻此”。

⑤本西域姑墨国都,即今新疆阿克苏市。《汉书·西域传》: “姑墨国,王治南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


(1)古邑名。又称南武城或武城,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平邑县南。齐威王二十四年(前333年),与魏王会田于郊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即此。西汉置南成侯国。(2)古都名。西域姑墨国国都。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3)古城名。东魏元象元年(538年)筑,为“河阳三城”之一。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南,三面临黄河。《资治通鉴》:陈太建七年(575年),“周人既克南城,围中”,即此。


猜你喜欢

  • 勐 (猛) 统

    即大勐统。今云南昌宁县南六十八里勐统街,为勐统乡驻地。清有经制外委驻此。

  • 南夏墅镇

    即夏墅镇。今江苏武进县南二十里南夏墅乡。因地处县南,为别西夏墅镇,故名。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部、永安河两岸,西临洮湖。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夏墅,人口 2200。集镇宋时为钱

  • 龙门阁

    亦名龙洞阁。今四川广元市北千佛崖处。《方舆胜览》卷66利州:龙门阁“在绵谷县一里。冯铃干田云:其他阁道虽险,然在山腰,亦微有径,可以增置阁道,独惟此阁石壁斗立,虚凿石窍而架木其上,比他处极险”。唐杜甫

  • 抱黄洞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 抱黄洞 “在岳麓山万寿宫后。俗传洞有蟒患,晋陶侃射死之。后有道家者流修炼居此,因名抱黄”。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3引 《南岳总胜集》 称: “宋

  • 八渡关

    一名马溺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滱水注》 引《中山记》曰:“八渡,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汉置。为山曲要害之地,与马溺关势接,十分险要。《太平寰宇记》:“水屈曲八渡,流水

  • 得胜河

    ①俗名新河。旧名烈塘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南枕运河,北流四十三里入江。《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 (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西曰灶子港、 孟渎、 秦伯渎、 烈塘, ……皆古人开导以为溉

  • 梅子坡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69彭水县 “恶岩” 条下: “县东百七十里又有梅子坡,路通湖广之散毛、盘顺、思南诸土司,为襟要处。”

  • 南襄城郡

    ①南齐置,属雍州宁蛮府。治所在隔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后废。②北周置,治所在叶县 (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隋开皇初废。

  • 卢奴县

    西汉置,为中山国治。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水经·滱水注》:“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余步,水色正黑, 俗名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定都

  • 可可托海设治局

    1937年析布伦托海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可可托海(今新疆富蕴县东北可可托海镇)。“可可托海”,突厥语意为“绿色的树林”。1944年改为富蕴县。1937年由布伦托海县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