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华容县

华容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周家咀关西三里。西晋太康元年(280)废。后复置。北周废。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南安县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大业初属巴陵郡,十年(614)移今治。唐属岳州,垂拱二年(686)改容城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容县,移治今华容县东南十五里檀子湾。北宋至和元年(1054)还治今华容县。元属岳州路。明、清属岳州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一说在监利县北)。属南郡。南朝陈废。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败赤壁,取道华容北归。梁太清二年(548年)封杜幼安为华容县侯。(2)今县名。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邻湖北省。属岳阳市。面积 1610 平方千米。人口71.4万。辖14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汉为孱陵、华容县(故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华容故城)地。三国吴(一说西晋)析孱陵县置南安县,治今城关镇,属南郡。西晋称安南县,属南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华容县,因袭相近今湖北省界汉华容县之名。《太平寰宇记》华容县:“取古华容城以名之。”初属岳州,大业中属罗州,后属巴陵郡。唐属岳州或巴陵郡。垂拱二年(686年)改称容城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容县;次年县治迁至潭子湾(在今县城东南)。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迁回今城关镇。元属岳州路。明、清属岳州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1962年属益阳专区。1964年属岳阳专区,1968年属岳阳地区,1986年属岳阳市。地处洞庭湖平原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向洞庭湖分流的华容河、藕池河东支呈西北—东南向流贯县境,并分出众多支汊,串联大小20多个湖泊,构成江南水乡景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花、苎麻、黄麻、豆类为主,盛产鲜鱼、蚕茧、莲子、甘蔗、茶叶。林产有杉、柳、桑、竹等。矿产有花岗石、高岭土。工业有丝织、油毡、酿酒、化肥、农机等。有岳常、华石等公路。长江、华容河、华洪运河常年通航。纪念地有华容烈士陵园。古迹有车轱山、七星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普安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安县置,为普安郡及始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初废郡。大业初为普安郡治。唐武德初为始州治。先天二年 (713) 为剑州治。天宝初为普安郡治。乾元初为剑州治。南宋隆

  • 信都厅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平乐府。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铺门镇。宣统元年(1909) 徙治今贺县东南信都镇。1912年改为信都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分广西贺县、怀集县及广东开建县地置

  • 青山汛

    ①清置,属兴仁县。即今贵州普安县南青山镇。有把总驻防。②即今江苏仪征市西青山镇。南濒大江,西连六合县。清时有守备驻此。

  • 北巴西郡

    ①亦作北巴郡。东晋末置,属梁州。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阆中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南充、西充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为盘龙郡。②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侨置,属益州。治所

  • 刘宋镇

    又名刘宋屯。即今河北香河县东南三十里刘宋镇。《清一统志·顺天府四》:刘宋屯集“旧有土堡,今圮”。在河北省香河县东南部。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宋,人口 3600。传北宋末年徽、钦

  • 盐城县

    东晋义熙中改盐渎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即今江苏盐城市。北齐为射阳郡治。陈为盐城郡治。隋属江都郡。隋末改置射州。唐武德七年 (624) 复置盐城县,属楚州。元属淮安路。明初属淮安府。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1

  • 土城

    在今北京城德胜门北。《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时戍军顿舍处也。或曰元置。正统十四年,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诏廷臣王复等出谒,即此矣。”(1)古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北。明正统十四年(

  • 下马关营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固原卫。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清同治十二年(1873)于此置平远县。

  • 龙格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晋书·桓谦传》:东晋义熙四年(408),谯纵请桓谦于后秦,相助共击刘裕,“谦至蜀,欲虚怀引士,纵疑之,乃置谦于龙格,使人守之”。即此。即“龙涸”。

  • 榆林郡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胜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唐贞观三年 (629) 改置胜州,天宝元年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