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宫

北宫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雒阳南宫”。《正义》引《舆地志》:“秦时已有南北宫。”《后汉书·明帝纪》:永平三年(60),“起北宫及诸官府”。八年(65)冬十月,“北宫成”。即此。

②汉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二十里汉长安故城中。因在未央宫北,故名。《三辅黄图》卷2:北宫“周回十里。高帝时制度草创,孝武增修之,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

③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孤山之北、方山之南。《魏书·太祖纪》 载:天赐四年(407)七月,“筑北宫垣,三旬而罢”。《水经·㶟水注》:如浑水“乱流径方山西……又南径北宫下,旧宫人作簿所在。如浑水又南分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


(1)汉武帝创建。在汉长安城中未央宫北,周围十里,武帝时增修。唐杜牧《长安杂感》诗:“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2)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中。东汉永平三年(60年)重造,八年建成。刘玄更始时自洛阳而西,马奔触北宫铁柱门,即此。


猜你喜欢

  • 死虎

    又名宛唐、宛塘。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南齐书·王敬则传》:南朝宋泰始初,“随宁朔将军刘怀珍征寿春,殷琰遣将刘从筑四垒于死虎,怀珍遣敬则以千人绕后”。《资治通鉴》:南朝齐永元二年(500),豫州刺史萧懿讨

  • 邵马营

    亦作沙马营。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西南额济纳郭勒东岸。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5:山丹水“又东北至毛母西,折东北流经双城西,又东北流经平所驿、沙马营”。

  • 南岷山

    在今四川西充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 南岷山 “距西充县十五里。上有十三小峰,汉何岷者隐其上,遂以名山。是后为贾神仙师道场。今名降真观,山有九泉”。《方舆纪要》 卷68西充县: 南岷山

  • 曼彝长官司

    亦作蛮夷长官司。元至元中置,属马湖府。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一百二十五里新市镇。明属马湖府。清属叙州府。后废。元至元年间置,治今四川省屏山县西新市镇。属马湖路。明属马湖府。清末废。

  • 北虢

    即虢。西周初封国。都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市东)。春秋时灭于晋。《左传》:僖公五年(前655),“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1956年冬在今三门峡市北上岭村

  • 万明寺

    在今北京城正阳门西南香厂路。元名水淅庵,明改名万明寺。清《日下旧闻考》卷61引谷之麟《重建万明寺碑略》:“京师正阳门外有万明寺,相传为水淅庵故址也。考庵之所由,盖自元季有游僧水淅,道行最高,结茅于此,

  • 罗活寨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境或附近地。《方舆纪要》 卷105崖州: 罗活寨 “在州东北。其地膏腴,黎‘贼’ 常据此,曰罗活峒。嘉靖二十八年黎叛,议者谓当于罗活等处建立州县,设耕屯,且由罗活历斩开路以达安定,使道

  • 相隐塘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二里。《清一统志 ·黄州府二》: 相隐塘 “在黄冈县城东二里。近相隐桥,西为白莲池,即韩琦读书处”。

  • 达木永隆山

    即今西藏东部之怒山。《清一统志·西藏》:达木永隆山“在匝坐里冈城东南六十里”。

  • 都巡寨

    南宋绍兴中置,属南安县。在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东。元至顺间 (1330—1332) 废。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建,在今江西省金溪县西。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