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剑阁道

剑阁道

古道路名。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连山绝险,飞阁通衢”。为石牛道中一段。三国蜀汉诸葛亮重凿剑山架道,以通行旅。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 汉德县 “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为川陕间主要通道,自古为戍守重地。《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蜀汉末,魏将钟会等率大军灭蜀,蜀将姜维等 “皆退保剑阁以拒会”。唐于此设立剑门关。


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上。相传三国蜀诸葛亮所辟,沿山隘凿孔,架木为梁,建为阁道,一称栈道。《华阳国志》:梓潼郡汉德县(今剑阁县)“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有阁尉”。《水经注·漾水》:“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元和郡县志》:“自利州益昌县(今广元市南昭化镇)界西南十里,至大剑镇合今驿道。”为秦、蜀间重要通道,蜀北门户,历来设关戍守于此。


猜你喜欢

  • 南斑河

    即罗梭江。在今云南省南部。为澜沧江支流。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磨黑镇春木箐,上源称勐先河,至思茅市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带称曼脑江,进入勐腊县后称小黑江,经勐仑镇称南斑江或罗梭江,西南流入澜沧

  • 雷夏

    泽薮名。即雷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尚书· 禹贡》: “雷夏既泽。” 孔传: “雷夏,泽名。” 《周礼·职方氏》 注: “雷夏在成阳。” 《史记·五帝本记》: “舜耕历山,渔雷泽。” 皆此。北魏时东

  • 苑川城

    一名勇士城。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筑。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东。《水经·河水注》: “有东西二苑城,相去七里。西城即乞佛所都也。”

  • 全州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939)分永州置,治所在清湘县(今广西全州县西)。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1:“全州之名,本于湘山寺僧全真。”后周显德三年(956)移治今全州县。宋辖境相当今广西全州、灌阳二县地。元

  • 麻埠港

    在今湖北汉川县东南五里。《清一统志 ·汉阳府一》: 麻埠港 “一名麻布港,自汉水分流而东北,左会县西南二十里之道观湖水,至县东南一里搬载口,仍入汉水。夏秋水涨,可通舟楫”。

  • 新平城

    在今山西应县西二十五里。《魏书· 序纪》: 东晋建兴元年 (313),拓跋猗卢 “登乒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灅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

  • 滆湖

    一名西滆湖。俗名沙子湖。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宜兴市西北滆湖。晋郭璞 《江赋》: “具区、洮、滆。” 《水经·沔水注》: “五湖谓长塘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 《寰宇记》 卷92常州武进县: 滆

  • 象谷渠

    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徐沟镇。《方舆纪要》 卷40徐沟县: 象谷渠 “在县城下,流分三道,环绕东西,分灌民田,盖居民引象谷水为渠也”。

  • 独立登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永登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独立登滩。1947年改名永登暗沙。

  • 临平河泊所

    在今浙江余杭市。《方舆纪要》卷90: 临平河泊所 “在临平镇,属仁和,洪武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