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蓼寨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
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南部、金沙江东岸、大垴包山西麓。蒙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000。蒙姑系彝语呣咕的讹写,意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39年曾置蒙姑镇。产玉米、稻、小麦、甘薯、甘蔗、花生及蚕茧
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北三十二里蓝田镇。清时有兵驻守。1932年置蓝田镇,后废。1984年复设蓝田镇。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清一统志·海州》:恬风渡 “在州 (今海州镇) 南。旧名黑风口。有碑云: ‘舟中人众休争渡,海上风高且暂停’”。
①一作缪国。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 文公五年(前622),“冬,楚公子燮灭蓼”。即此。②亦称。 春秋国名。 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左
即大斗拔谷。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扁都口。《新唐书·突厥传》:武德元年(618),西突厥吐乌过拔阙可汗与甘州曹琼联合,“共击李轨,兵不胜,走达斗拔谷,与吐谷浑相辅车”。又作“大斗拔谷”(《隋书·炀帝纪》)
1949年1月革命根据地由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八公山四镇及周围农村析置,属江淮解放区。治九龙岗 (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九龙岗)。同年7月改设淮南矿区。
①地区名。一作于中,又作商於、商于。在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东南至河南浙川县西南丹江流域。一说在今河南浙川县西南。《史记·楚世家》: 怀王十六年 (前313),张仪说怀王曰,“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使使者从仪西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属万州。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达川市)。西魏时治所改名石城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达县二市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置,治石城县(今达州市)。辖
①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象州、武宣、来宾等县境。南齐以后废。②南朝宋置,属新宁郡。当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梁以后废。③唐置,为威州羁縻州治。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六十里。《
即今辽宁大连市东三山岛。《新唐书·高丽传》: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征高丽,“诏陕州刺史孙伏伽、莱州刺史李道裕储粮械于三山浦、乌胡岛”。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