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蓼寨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
又作吉了寨。北宋置,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
在今新疆阿克陶县南。《清一统志·喀什噶尔》:汗特勒克山“在英吉沙尔城四百余里。葱岭东境分支也”。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五老峰下。《舆地纪胜》 卷25南康军: 青牛谷,“ 《浔阳记》 云,青牛谷在五老峰下,相传云老君阳见之所。唐杨衡诗云,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 崇祯五年 (1632) 三月十七日,“至寒风阙”,即此。
①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三里。《明一统志》卷25登州府:丹崖山“东西两面,石壁巉岩。上有蓬莱阁,又有三洞:曰半仙、曰狮子、曰南土,秀丽奇绝为一郡伟观”。《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丹崖山“山下为珠玑岩,石壁千
(1)村名。在云南省泸水县西部。明属茶山土司,清属永昌府保山县登埂土司。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为英国侵占。根据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的规定,于1961年交还中国。(2)见“古鲁纳木吉牙城”。
北宋置,属夏县。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三十五里曹张村。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方舆纪要》 卷92黄岩县: 青湖在 “县西三十里。相传湖底有窍,深不可测”。
①十六国前凉置,属广武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北魏废。②1928年改平番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平番城(今甘肃永登县)。在甘肃省中部、庄浪河及大通河下游,毗邻青海省。属兰州市。面积 6096 平方千米。
即今云南腾冲县南半个山。《方舆纪要》 卷118腾越州: 罗左冲山在 “州南六十里。上有镇夷关。山后即南甸宣抚司。悬岩峭壁,足为华夷之限。《滇略》 谓之半个山。界限华戎,北寒南暑,迥然各天”。
①东汉建安十五年 (210) 刘备置,治所在夷道县 (今湖北宜都市)。三国吴改为宜都郡。②南朝宋大明五年 (461) 置,属南兖州。治所在怀德县 (今江苏江浦县西)。永光元年 (465)废。③南朝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