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关中

关中

古地区名。所指范围历史上大小不一: (1)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史记·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改作:“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是泛指战国末秦之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在内。但通常并不包括秦岭以南之地,故项羽、刘邦相约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后来项羽封先入关的刘邦于汉中,并诡称:“巴、蜀亦关中地也。”而另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三降将,以拒刘邦。(2)在秦岭以北范围内,时或包括陇西、陕北,如项羽所封秦降将,翟王在陕北,雍王辖有陇西;时或专指今陕西关中盆地,《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东至河华。”(3)指众关之中,如潘岳《关中记》:“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三辅旧事》:“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徐广以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皆为后起之说。


地区名。(1)指战国末函谷关以西秦国故地,包括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及陕西、甘肃东部和四川地区。《史记·货殖列传》称“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即改作“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史记·项羽本纪》又载刘邦被封于汉中,而称“巴、蜀亦关中地也”。(2)指故秦函谷关以西,即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与秦岭以北甘肃东部、宁夏东南部以及陕北地区。《史记·项羽本纪》:“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其中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塞王领有咸阳以东,翟王领有上郡。(3)指今陕西关中平原。《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4)指故秦函谷关以西即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与陕西关中盆地。《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潘岳《关中记》:“东自函关弘农郡灵宝县界,西至陇关汧阳郡汧源县界,二关之间,谓之关中。”《三辅旧事》:“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5)指故秦函谷关以西即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与陕西关中平原与商洛地区。《史记·项羽本纪》:“关中阻山河四塞。”徐广云:“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猜你喜欢

  • 前真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移风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 围炉山

    在今湖北大冶市东。《明史·地理志》 大冶县:“又东有围炉山,出铁。”

  • 马鞍阪

    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晋书·姚泓载记》: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秦将“(姚)绍进兵蹑(赫连)勃勃,战于马鞍坂,败之”。即此。在今甘肃省平凉市东。《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夏赫连勃勃进

  • 径 (逕) 口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西南径口村。清道光 《新会县志》 卷5有径口汛。

  • 神皋驿

    唐置,在今陕西高陵县北。宋敏求 《长安志》: 神皋驿在高陵县北百五十步。唐置,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北。后废。

  • 氾水

    ①古济水分流。源自今山东曹县北,东北流至今山东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史记·高祖本纪》:五年(前202),高祖“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即此。今定陶西北有汉高祖坛,高祖即位处。②或称南氾水。在今河南襄城县北

  • 黄屯

    又作皇屯、黄墩。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五十里墩上乡。《明一统志》 卷16池州: 黄屯 “在府城东南五十里。唐乾符中,黄巢屯兵于此。稍东二里有石冈,名铁券山,相传唐赐巢铁券处”。清光绪 《重修安徽通志》 卷

  • 武世县

    北魏置,属槃头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西魏、北周间废。

  • 托纥臣水

    即今内蒙古辽河上游南支流老哈河。《隋书·契丹传》:“部落渐众,遂北徙逐水草,当辽西正北二百里,依托纥臣水而居。”《新唐书·地理志》 作吐护真河。

  • 彭婆

    即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二十里彭婆镇。《资治通鉴》: 唐建中四年 (783),李希烈遣别将取尉氏,围郑州,“逻骑西至彭婆,东都士民震骇”。北宋置彭婆镇,属河南县。金属洛阳县,民国初设县佐驻此。即今河南省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