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偪阳

偪阳

又作傅阳。西周春秋东夷小国。妘姓。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南五十里侯孟。《春秋》: 襄公十年(前563),晋侯会诸侯及吴子寿梦于柤,“遂灭偪阳”。《穀梁传》 作傅阳。秦置傅阳县。


古国名。西周、春秋东夷小国。又作傅阳。妘姓。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南。《春秋》襄公十年(前563年):晋侯会诸侯及吴子寿楚于柤,“遂灭偪阳”,为宋邑。秦置傅阳县。


猜你喜欢

  • 绰尔河

    亦作戳儿河。即今内蒙古东北、黑龙江省西北之绰尔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绰尔河 “在齐齐哈尔城西北四百八十里。源出兴安岭,东南流经扎赖特旗地,流六百余里入嫩江”。嫩江支流。绰尔,蒙古语意为“发响”。

  • 武定路

    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武定路军民府,属云南行省。后置南甸县 (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 为路治。武定系婺甸的转音,彝语 “婺” 即罗婺部,“甸” 为坝子,意即罗婺部居住的坝子。明郭子章 《郡县

  • 大漫天岭

    一名漫天岭、藁本山。在今四川广元市北三十五里,与小漫天岭相连。山高路险,孟知祥于此置大小漫天二砦。《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山南两道节度使张虔钊降蜀,孟知祥遣“宁江节度使张业将兵一万屯大

  • 扎尔木

    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东扎罗木德。《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扎尔木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

  • 雄儿山

    在今陕西洛川县东。《方舆纪要》 卷57洛川县: 雄儿山在 “县东五十里”。

  • 下坝

    ①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二十二里下坝村。《方舆纪要》卷92余姚县:下坝“在县西四十里。一名新坝。石甃西去中坝十八里,左江右河,河高于江丈有五尺,为舟楫所必经之道。亦谓之江口坝”。②在今四川理塘县北觉吾乡(

  • 洪州江

    亦作洪舟江。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洪州泊里长官司: 洪州江在“司治 (今洪州镇) 北。流经府东龙见山下,入靖州通道县境入渠阳江。渠阳江盖渠水别名也。……《志》 云,洪州司山势

  • 博爱镇

    又名沐爱镇。即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沐爱镇。1944年设沐爱设治局于此。

  • 洛口县

    1933年8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博生 (原宁都)、宜黄、广昌三县析置,驻麻田 (今江西宁都县北麻田)。后迁东山坝小源 (今江西宁都县北小源)。1934年11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3年由博

  • 梅岭山

    又名补陀洛迦山。即今浙江舟山市东普陀山。《舆地纪胜》 卷11庆元府: 梅岭山 “在昌国县。四面环海,高丽、日本、新罗、渤海诸国,皆由此取道,守候风信”。《清一统志 ·宁波府》: 补陀洛迦山 “在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