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河
①一名白河。在今湖北天门市南。《方舆纪要》 卷77景陵县: 便河 “在县南三十里。元时郡守白景谅以自县至郡,水道迂远,乃开此河,民以为便。时掘土得石,有文曰白公沟。亦名白河”。
②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便河在 “县西南二里,达洞庭。久塞。正统中,县令盛琦浚通,商民称便”。
③在今湖南常德市北。《方舆纪要》卷80武陵县“汪水” 条下: “便河在县北一里。元人所开,南通沅江。”
①一名白河。在今湖北天门市南。《方舆纪要》 卷77景陵县: 便河 “在县南三十里。元时郡守白景谅以自县至郡,水道迂远,乃开此河,民以为便。时掘土得石,有文曰白公沟。亦名白河”。
②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便河在 “县西南二里,达洞庭。久塞。正统中,县令盛琦浚通,商民称便”。
③在今湖南常德市北。《方舆纪要》卷80武陵县“汪水” 条下: “便河在县北一里。元人所开,南通沅江。”
清末分隆坝二族置,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南吉曲北。
在今广东清远市。《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清远县:安远驿“在县城西”。
①古都邑名。故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或说即夏县西北东下冯遗址。相传夏禹建都于此。春秋时属晋。《史记·夏本纪》:“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引皇甫谧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明王鏊 《姑苏志》 卷9: 楞伽山 “一名上方山。在吴山东北,其顶有浮图”。东北为茶磨屿,以其三面临水,故以屿名。俗称磨盘山。
明嘉靖中置,属绥宁县。即今湖南绥宁县驻地长铺镇。
明洪武二年(1369)并广东道宣慰司、海南海北道宣慰司置,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海南二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钦州、防城港、北海等市地。九年(1376)改置广东布政使司。明洪武二
①北齐改角城县置,为淮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北周改为临清县。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耿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四十五里古贤村。后属汾州。大业初属文城郡。唐武德元年(6
明洪武初置,属永宁卫。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南福全。清顺治十四年 (1657) 废。明洪武初置,治今福建省晋江市东南福全。属永宁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
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登州。治所在今山东文登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文登县。
即忠诚郡。北周治所在石泉县(今陕西石泉县)。《隋书·地理志上》西城郡石泉县:“后周省魏昌郡入中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