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兴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清为佳里兴堡,康熙二十二年 (1683) 置佳里兴巡司。康熙二十三年 (1684) 于此置诸罗县。四十三年 (1704) 诸罗县移治今台湾省嘉义市。日本占领初期设佳兴区,1920年设佳里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佳里镇。
又作箫垅街(社),台湾土著番社。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为台湾著名甘蔗产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四十三年诸罗县驻此。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清为佳里兴堡,康熙二十二年 (1683) 置佳里兴巡司。康熙二十三年 (1684) 于此置诸罗县。四十三年 (1704) 诸罗县移治今台湾省嘉义市。日本占领初期设佳兴区,1920年设佳里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佳里镇。
又作箫垅街(社),台湾土著番社。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为台湾著名甘蔗产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至四十三年诸罗县驻此。
一称温家寨。在今广西陆川县南五十里良田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眉州。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泽州。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元和志》 卷15: “因川为名。” 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 废,后复置陵川县。清雍正六年 (1728) 属泽州府
河南府路之简称。治所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市)。即“河南府路”。
①唐贞观十年 (636) 于营州界置,为羁縻州,隶营州都督。处突厥乌突汗达干部落。神龙初隶幽州都督。治所来远县移治于良乡县之故广阳城 (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北广阳城村)。后废。②南宋宝庆元年 (12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清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驻地。
清代外蒙古土谢图汗部二十旗,会盟于汗阿林,故名。阿林,满语,意为山盟地。即今乌兰巴托南之汗山。
又作嵩厦或嵩下。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引 《万历志》: 嵩城市 “在县 (旧治丰惠镇) 西北六十里”。
即今河北新乐市东二十五里邯邰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新乐县图:东南有邯台集。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置,属马营堡。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8马营堡:仓上堡“在马营东南。旧为蓄聚之所,因名。……四面皆鸟道相通,贼从马营犯云州,此其首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