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宁县

会宁县

①隋大业六年(610)改允吾县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唐武德三年(620)改为广武县。

②唐武德二年(619)改凉川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贞观八年(634)为粟州治。同年复为会州治。后废。

③金初置,为会宁府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后废。

④明洪武十年(1377)降会宁州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会宁县。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36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此。


(1)古县名。(1)隋大业六年(610年)以允吾县改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唐武德三年(620年)改为广武县。(2)唐武德二年以凉川县改置,治今甘肃省靖远县。属西会州。后废。(3)金初置,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为会宁州治。后为会宁府治。元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中部、祖厉河上游,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邻。属白银市。面积 6439 平方千米。人口58万。辖4镇、29乡。县人民政府驻会师镇。西魏置会宁县,为会州治。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会州为会宁州。明洪武初降会宁州为会宁县。1913年后属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定西专区。1985年改属白银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中部。南部华家岭是渭河与祖厉河的分水岭。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糜谷、马铃薯、豆类、胡麻。特产黑瓜子、二毛滩羊皮。工业以化工、建材、轻纺、食品加工为主。312、309国道和靖天、郭巉公路经此。古迹有牛门洞马家窑文化遗址。旱塬秀峰铁木山,是甘肃中部佛道教活动场所和著名游憩地。纪念地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楼、纪念塔。


猜你喜欢

  • 孝敬村

    在今河北赵县境内。《隋书·李德饶传》:德饶“性至孝,父母寝疾,辄终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丁忧,水浆不入口五日,哀恸呕血数升。及送葬之日,会仲冬积雪,行四十余里,单縗徒跣,号踊几绝。会葬者千余人,莫不为

  • 八梨铁路

    从八面通(今黑龙江穆棱县)至梨树镇(今鸡西市西南)。长24公里。1924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今为城鸡线的一段。

  • 龙冈镇

    即今安徽天长市东北龙冈乡。《清一统志·泗州》:龙冈镇“在天长县东北五十里,接杨州府高邮州界”。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北部,西临盐河。面积88.7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冈,人口1.3万。以

  • 粤西

    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广西之别称。因位于古百越 (粤) 地西部而名。(1)地区名。指今广东省西部漠阳江、鉴江流域及雷州半岛地区。包括今阳江、茂名、湛江三市所辖。(2)广西别称。因古为百粤地而得名。

  • 长阳县

    唐改长杨县置,属硖州。治所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寰宇记》卷147长阳县:“县南崖有长阳溪,因以为名。”元属峡州路。明属夷陵州。清属宜昌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

  • 南修武县

    北魏孝昌中改修武县置,属汲郡。治所即今河南获嘉县。隋开皇初改名获嘉县。古县名。北魏孝昌中以修武县改名,治今河南省获嘉县。属修武郡。北齐复称修武县,移治今河南省修武县。

  • 三峡桥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境。一说在今西昌市一带。《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中,“连昌逆酋曰安守、曰五咱、曰王大咱,与越巂、邛部、黑骨夷并起为乱。……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焚三峡桥”。(1)在今安徽省郎溪县西。南宋

  • 高昌故城

    维语称亦都护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阿斯塔那(三堡) 西南。明陈诚 《使西域记》: 火州 “城方十余里,僧寺多而居民少。东有荒城,盖古高昌国地治也。汉西域长史、戊己校尉亦居此”。故城主要是公元500—

  • 丰乡县

    西魏置,为基州治。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马良镇。隋大业初属竟陵郡。唐废。

  • 赤陇山

    亦作赤龙山。在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元丰九域志》卷9:万宁县有赤陇山。《明一统志》卷82琼州府:赤陇山“在万州东南三十里。其土赤色。又名赤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