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也里古纳河

也里古纳河

亦作阿鲁兀纳么连、鄂尔姑纳。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元史·特薛禅传》:“初,弘吉剌氏族居于苦烈儿温都儿斤、迭烈木儿、也里古纳河之地。”又《孛秃传》:“太祖曾潜遣术儿彻丹出使,至也里古纳河。”皆此。


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元史·特薛禅传》:“初,弘吉剌氏族居于苦烈儿混都儿斤、迭烈木儿、也里古纳河之地”,即此。


猜你喜欢

  • 柏乡镇

    又作柏香镇。金置,属河内县。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在河北省柏乡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柏乡,人口1.6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历为县治。195

  • 望楼港

    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望楼河口望楼港。明正德 《琼台志》 卷6崖州: 望楼港 “在州(治今崖城镇) 西八十里。水自抱里村岭下,流经望楼村入海。番国贡船泊此”。村名。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

  • 平堈

    亦作平冈。即平刚县。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晋书·慕容皝载记》:咸和九年(334)“皝遣其司马封弈攻鲜卑木堤于白狼,扬威淑虞攻乌丸悉罗侯于平, 皆斩之”。

  • 牛心山帐

    辽置,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窦都)岭间行十余里,复北行原阜间,又十余里牛心山帐。牛心山毡帐西南距里河帐八十里。”

  • 东牟郡

    ①西晋置,不久废。北魏孝昌四年(528)复置,属光州。东魏时治所在黄县中郎城(今山东龙口市黄城东)。辖境相当今山东龙口、栖霞、海阳以东地区。北齐天保七年(556)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登州置,属

  • 龙堆

    ①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一名金沙洲。杜甫《泛舟洞庭》诗“龙堆拥白沙”,即指此。②指白龙堆。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三国志·魏书·东夷传》 裴松之注引《魏略西域传》: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有

  • 壶关县

    秦置,为上党郡治。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北三十五里故驿村。《水经·浊漳水注》: “县有壶口关,故曰壶关。”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移治今山西壶关县东南三十里。隋开皇初属潞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

  • 安陵镇

    ①在今河北景县东十七里安陵乡。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山东菏泽市西南五十二里大黄集东南安陵。《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卒于

  • 甘思

    藏语的音译,亦作甘,康。大体上当今四川、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

  • 天社山

    即修觉山。在今四川新津县南,当邛崃水(南河)注入岷江处。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李冰“又通笮道文井江……与蒙溪分水白木江会武阳天社山下,合江”。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犍为太守李严“乃凿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