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则里八寺海
又作乞湿泐巴失海子、乞则里八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元刘郁《西使记》:龙骨河“西注潴为海,约千余里,曰乞则里八寺。多鱼,可食。有碾硙,亦以水激之”。
又作乞湿泐巴失海子、乞则里八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元刘郁《西使记》:龙骨河“西注潴为海,约千余里,曰乞则里八寺。多鱼,可食。有碾硙,亦以水激之”。
南朝宋泰始六年(470)置, 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泰豫元年(472)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置,治今广东省连州市西北。属始兴郡。泰豫元年(472年)废。
又名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源出安徽定远县东南,西北流在淮南市东今洛口镇入淮河。《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古水名。又称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省淮南市东淮河
即奉上州之讹。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
亦作潾州。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邻水等县地。西魏废帝时改为邻山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八年(625)废。又作
在今河南淮阳县北。《资治通鉴》: 唐中和四年(884),黄巢围陈州,李克用会许、汴、徐、兖之军于陈州,“黄巢闻之惧,退军故阳里”。胡三省注: “故阳里,在陈州城北。”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资治通鉴》:
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梅陂 “在县西北。《纪胜》 云,和蜀镇有天井湖,今谓之梅陂。阔三百余顷。旧隶龙泉,宋何嗣昌为宰,疏蜀江水,伐石立趾,以捍啮堤之害,百姓至今利赖之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梅子岭” 条下: “又县东南四十里有楮皮岭,居人多造纸于此。”
唐置,在今江苏泰州市。《寰宇记》 卷130: 海陵监“煮盐之务也。唐开元元年置海陵县为监,于海陵县置泰州,以辖其监。皇朝开宝七年,移监于如皋县置,从盐场之近便也”。
北宋熙宁八年(1075)置,铸铜铁。在今安徽潜山县东。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置。在今安徽省潜山县东。
1931年置,属青海省。治所在结古(今青海玉树县)。在青海省南部、通天河畔,邻西藏自治区。属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1.35万平方千米。人口8.2万。辖1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结古镇。县名与州名同出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