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碛镇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六十里乐碛镇。清道光《江北厅志》卷2:乐碛镇“去城一百二十里”。李元《蜀水经》卷5:“江水又东经乐碛镇。碛深不过丈余,冬水涸时往往胶舟。谚云:深不过巴阳,浅不过乐碛。”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六十里乐碛镇。清道光《江北厅志》卷2:乐碛镇“去城一百二十里”。李元《蜀水经》卷5:“江水又东经乐碛镇。碛深不过丈余,冬水涸时往往胶舟。谚云:深不过巴阳,浅不过乐碛。”
辽改渤海长宁县置,属辽阳府。治所在兴辽城(今辽宁辽阳县西南)。金废。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三里。中有小泉,经愚溪入潇水。唐柳宗元有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旁广而中深……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②在今广
在今甘肃镇原县东。《资治通鉴》:唐贞元三年(787),吐蕃“尚结赞遣其属论泣赞来言:‘清水非吉地,请盟于原州之土梨树;既盟而归盐、夏二州。’上皆许之。神策将马有麟奏:‘土梨树多阻险,恐吐蕃设伏兵,不如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设勐伴土便委。后亦称勐帕。傣语 “勐” 为地方,“半” 为巨人脚印,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
南朝梁分宁浦郡置,属龙州。治所在简阳县(今广西横县西飞龙乡江口村)。隋开皇九年(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简阳县(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南一带。属龙州。隋开皇
隋越王侗皇泰元年(618)置,属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南三十五里。唐武德五年(622)废。
北魏置,属梁宁郡。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地区。西魏废。
即定都渠。在今山东平度市南七十里。《寰宇记》 卷20胶水县: “定渚渠在县南七十里。西流入胶水。”
古称卧云冈。在今山西运城市南四里土垣上。《清一统志·解州》:池神庙“在安邑县南十里盐池北卧龙冈。唐大历十二年建。十三年,韩滉奏解州产瑞盐,赐池神号曰灵庆公。宋元时屡加封号。明初正号为盐池之神。万历中合
北宋于司竹园置,属凤翔府。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十五里司竹乡。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