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阳城
①亦作泥阳。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丽阳镇。清康熙《藁城县志》图:西南有泥阳村。同治《畿辅通志》卷50藁城县图作泥羊村。
②一名利阳城。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丽阳镇。清同治《饶州府志》卷3:丽阳镇“在(鄱阳县)城东北一百四十里。元末于光筑”。
①亦作泥阳。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丽阳镇。清康熙《藁城县志》图:西南有泥阳村。同治《畿辅通志》卷50藁城县图作泥羊村。
②一名利阳城。即今江西波阳县东北丽阳镇。清同治《饶州府志》卷3:丽阳镇“在(鄱阳县)城东北一百四十里。元末于光筑”。
即会军山。在今四川中江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梓州铜山县:“有会军堂山。”《寰宇记》卷82铜山县:会军堂山“高三里。蜀主刘玄德遣孔明、张飞分定州界,略地至此,百姓以牛酒犒师,武侯因会军士于此,后传云
在今山西孝义县北二十里。《魏书·地形志》 显州真君郡:“天平中置,治东多城。”在今山西省孝义市北。北魏天平中置真君郡治此。
在今陕西绥德县西。《资治通鉴》: 唐武德九年 (626) 三月,“壬寅,梁师都寇边,陷静难镇”。即此。
即隞。一作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古敖山上。《诗经·小雅·车攻》: “搏兽于敖。” 《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径敖山北,《诗》 所谓 ‘薄狩于敖’ 者也。其山上有城。”即“隞”。
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二十里万善村。唐为万善城。《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三年(843),“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以本军屯万善”。北宋设万善镇。(1)古镇名。在今河南省沁阳市北。唐会昌三年(843年)刘祯反,河阳节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秋梨沟镇。清光绪《吉林通志》 卷15敦化县 《屯镇》: “西北四十里臭李子沟。” 吉林至敦化铁路经此,设秋梨沟站。
即合伯。战国韩地,在今河南舞阳县南。
①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穆天子传》卷6:“天子东征, 舍于五鹿。”即此。春秋时属卫,后属晋。《左传》:哀公元年(前494),“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亦即此。②春秋卫地。在今河南
即多云镇。今湖北罗田县东北九十四里僧塔寺镇。清置千总驻防。光绪 《罗田县志》 卷4 《兵事》: 同治三年 (1864) 五月,捻军攻占罗田县城,知县王臣弼 “临阵受伤,退保多云镇,同僧塔汛千总吴必昌招
①三国吴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一百里思怀。后废。东晋末复置。南朝梁改为怀泽县。②三国吴分宛陵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四十里,一说在县东南百里。西晋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