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噶尔城

丹噶尔城

即今青海湟源县。《清一统志·西宁府二》:丹噶尔城“在西宁县西九十里,周七百七十丈。本朝雍正五年筑,设参将驻防。乾隆九年增设主簿。其路逼西藏,地通青海,兼为番人交易之所”。道光九年(1829)于此置丹噶尔厅。


猜你喜欢

  • 滦阳

    即今河北承德市的别称。以在滦河之北而得名。清纪昀 《滦阳消夏录》,是乾隆己酉 (1765) 夏在此 “追录见闻,忆及即书”。河北省承德市的别称。因地处滦河之阳,故名。清纪昀著有《滦阳消夏录》。

  • 夫阮县

    东晋末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南朝梁废。古县名。东晋末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北。属晋康郡。南朝梁废。

  • 松岭子门

    清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南松岭门乡。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6: 松岭在“ (锦县) 城西北九十里。在松岭门东”。《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松岭子边门 “在锦县西北九十里,东北至义州九官台

  • 吉州山

    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东。《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吉州山“在城西北一百九十里,与松门山相对。其上居民云是秦时移此”。

  • 英德府

    南宋庆元元年 (1195) 升英州置,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英德路。五代南汉析广州之浈阳县置英州。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为英德府

  • 余西场

    北宋名余庆场,为通州八盐场之一。产海盐。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东南二十里余西乡。清设盐课大使于此。民国初以余东场并入,改名余中场。

  • 菱湖镇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三十六里菱湖镇。《清一统志 ·湖州府一》: 菱湖镇 “以近菱湖而名。商贾四集,谓之水市”。1949年至1954年吴兴县治此。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南部,南邻德清县。面积106.8平方

  • 景谷

    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镇西之青川河 (古名西谷水) 河谷。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自景谷有步道经江油左担出涪,邓艾伐蜀道。” 沿此河谷道路,称为景谷道。《元和志》 卷22景谷县:“因县北景谷

  • 凿台 (臺)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榆次市南约十里郭村。《战国策·秦第四》: “知氏伐赵,胜有日矣,韩、魏反之,杀之于凿台之下。”唐代为洞涡水侵圯,无复遗迹。

  • 清流河

    ①在今安徽滁州市东。《寰宇记》 卷128滁州清流县: “因县东清流水为名。” 有二源,一为二道河,源于来安县龙王山; 一为小沙河,源于定远县岱山。在沙河集汇合后东南流,于来安县汊河集东汇入滁河。②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