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河镇

临河镇

①北宋置,在山东邹平县西北,临小清河。《方舆纪要》 卷31邹平县: “宋明道二年,废淄川临河镇,以避水患。盖是时大河自东平溢入小清河,为东方患也。”

②北宋置,属灵州。在今宁夏平罗县境。


(1)古镇名。(1)在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因临小清河,故名。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大清河自东平溢入小清河,遂省镇,以避水患。(2)北宋置,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东北。置巡检司。咸平中入西夏。(2)今镇名。(1)在江苏省泗阳县西部、中运河南侧。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河,人口4500。清初王姓在此兴集,以地临近废黄河,故名。1957年设临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9年置镇。产稻、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蚕茧等。有机械、建材、卷帘门、工艺品等厂。桃雕业著名,有“桃雕艺术之乡”美誉。徐淮公路经此。(2)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北部、黄河东岸。面积529平方千米。人口7140。镇人民政府驻横城,人口490。因濒临黄河得名。1970年由横山公社析置临河公社,1983年改乡,2000年置镇。有煤炭、石灰石、化工、皮革等厂矿。银川河东机场驻此。银古公路与吴灵公路交会于此。古迹有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甘露寺、横山城堡。


猜你喜欢

  • 义合墟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义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河源县东北有义合墟。

  • ①西周封国。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史记·周本纪》:“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左传》:庄公六年(前688)冬,“楚文王伐

  • 太液池

    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于建章宫北开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内。《史记·封禅书》:建章宫“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汉书·昭帝

  • 上宜县

    隋开皇十七年(597)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南好畤河。唐属雍州,贞观八年(634)并入岐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置,治今陕西省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属京兆郡。唐初属雍州,贞观八

  • 淡港渡

    在今浙江象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淡港渡 “在县西北四十里,与奉化县接界”。

  • 西清

    清代宫内南书房之别称。因位于乾清宫之西而名。清震钧《天咫偶闻》卷1:“南书房则在乾清宫南廊下之西,最为清要之地。”乾、嘉两代,命翰林编录《石渠宝笈》、《天禄琳琅》、《閟殿珠林》、《西清古鉴》等书, 皆

  • 低当低界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湖广行省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后废。

  • 南隍城岛

    在今山东长岛县北。《清一统志·登州府》: 南隍城岛 “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又北九十里,有北隍城岛。南为山东界,北为辽东界,实诸岛脉络之首”。

  • 象林县

    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南—岘港省维川县南茶桥。东汉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永和二年 (137),“日南象林徼外蛮夷区怜等数千人攻象林县,烧城寺,杀长史”。又 《水经·温水注》: “九

  • 蓬莱山

    ①古代传说东海中的神山。《山海经·海内北经》: “蓬莱山在海中。” 《史记·封禅书》: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