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河

东河

①即今河北赤城县东白河。《方舆纪要》卷18赤城堡:东河“自独石云州东南流,经古北口,为通州白河上源”。

②亦名东湖。指今安徽霍邱县东之城东湖。明嘉靖《寿州志》卷2霍邱县:东河在“县东五十里。东流与正阳河相合”。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霍邱县东有东湖。

③清代河东河道总督管辖之地。清雍正七年(1729)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驻济宁(今山东济宁市),后移驻兖州(今山东兖州),专管防治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与运河,时称总督为“东河总督”,所管诸河为东河。《清会典·工部》:“凡河道分治者三,曰北河,曰东河,曰南河。”注:“河东河道总督所治为东河。”光绪二十八年(1902)裁东河总督。

④即今湖北广水市东之应山河。《清一统志·德安府》:东河“在应山县东。源出县西北二里,曰汶水,东南流,环城为壕,径应台山潴为池,东流注于方家河,亦曰东湖。……又东南径太平镇,二吉水注之,又径七里冈入黄沙河”。

⑤即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深沟河,为孙水河流。《方舆纪要》卷74冕山桥千户所:东河“在所东二里。亦出小相公岭,南流会于泸沽河”。

⑥即今云南马龙县东。《方舆纪要》卷114马龙州:东河“在州治东。治西又有西河,东流合于东河,入寻甸军民府界”。

⑦亦名大东河。源出甘肃礼县东南,南流经徽县,至成县东南合南河,又东南流至陕西境入嘉陵江。《清一统志·阶州一》 “丁令溪水”条谓:“今东河,或即埿阳水也。”

⑧即关川河的东源。在今甘肃定西县东门外。《明史·地理志》 安定县:“西有西河,东有东河,流合焉。”

⑨即今甘肃庆阳县柔远河。《方舆纪要》卷57庆阳府安化县:东河“在府城东。来自沙漠,至城北合怀安川及灵沟水,南流至合水县界为马莲河”。


(1)又称乌门果勒。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黑河下游的东支。自额济纳旗湖西新村附近向北流入苏古诺尔。长约150千米。(2)嘉陵江支流。在四川省东北部。源于南江县米仓山南麓代家河坝,流经旺苍县、苍溪县,至阆中市区附近入嘉陵江。长293千米,流域面积 5210 平方千米。上游流经米仓山,水流湍急。下游河谷开阔,富航运、水产之利。主要支流有盐井河、插江等。


猜你喜欢

  • 廖场

    即今四川崇州市北三十里廖家镇。清光绪《崇庆州志》 卷3: 廖家场 “滨黑石河北岸,烟火数百家”。

  • 天全县

    1913年改天全州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即今四川天全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改属西康省。1955年仍属四川省。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属雅安市。面积2389.5平方千米。人口14.4万。辖2镇、

  • 芳木镇

    即房木镇。今辽宁西丰县西南房木乡。洪宪元年(1916)《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西丰县西南有芳木镇。

  • 奎屯河

    ①在今新疆乌苏县东。旧为库尔喀喇乌苏河上源。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 “准语,奎屯,谓冷,犹言冷水河。” 今库尔喀喇乌苏河通称奎屯河,西流入精河县东北艾比湖。②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阿拉木图东北。

  • 黄城县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黄城戍置,为下蔡郡治。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三十五里。北齐废。

  • 瓜洲渡

    古时长江下游主要津渡之一。在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金史·海陵王纪》:正隆六年(1161)南侵,于采石大败,驻扬州,“会舟师于瓜洲渡,期以明日渡江”。旋被完颜元宜所杀。

  • 洪家关

    即今湖南桑植县北二十八里洪家关白族乡。《清一统志·永顺府》: 洪家关 “在桑植县北”。为贺龙元帅故乡。集镇名。在湖南省桑植县南部、洪家关河畔。洪家关白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100。明时土司于县境北部

  • 马河坝

    即今湖北咸丰县东北二十八里马河坝镇。清同治《施南府志》卷6《村集》:咸丰县太和里有“马河坝”。

  • 朝阳府

    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升朝阳县置,属直隶省。治所在朝阳县 (今辽宁朝阳市)。辖境相当今辽宁朝阳、凌源、建平、建昌、北票及阜新等市县地。1913年降为县。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朝阳县置,治

  • 大风关

    清置,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六十里大峰门山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