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奔峡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东奔峡在“县北二十里。两岸孤峰绝壁,蜀江经流如马奔轶”。
在今湖北巴东县北。《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东奔峡在“县北二十里。两岸孤峰绝壁,蜀江经流如马奔轶”。
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田寺。明初置巡司于此。
在今浙江龙泉市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 处州府龙泉县:“南有大溪,源出台湖山。”
即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
在今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傅里贾谊故宅内。《水经·湘水注》:贾谊宅“中有一井,是谊所凿,极小而深,上敛下大,其状似壶”。唐杜甫有“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
明初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5建昌县“芦潭镇”条:“县西七十里,旧有谷源巡司。”古镇名。在今江西省永修县西。北宋置,属建昌县,后废。
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置,治所在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至今辽宁锦州市、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金贞元元年(115
汉晋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洛河南岸。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3:永桥以南、道西有四馆:“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吴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已后,赐宅归正里。”汉、晋洛阳城中里名。故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水经·浊漳水注》:“魏武王又堨漳水, 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即此。
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南濠街一带。《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西澳“在城南,宋景德间,经略使高绅所开。《志》云,城中旧有六渠,回环贯串,皆汇流于西澳,亦谓之南濠,其后屡经修浚。嘉定三年,陈岘复疏
清末由多伦尼托克安图,阿萨克、克列玉、克阿永、克叶尔济、克拉尔济、克典巴七族合并设置,驻牧地在安冲庄(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安冲乡)。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上:安冲土司“东北以通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