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牢谿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兢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谿也。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诗云:‘入峡山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过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有兢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所谓下牢谿也。欧阳文忠公有《下牢津》诗云:‘入峡山渐曲,转滩山更多’。即此也。”
今浙江常山县、江山市与江西玉山县间山岭之通名。《陈书· 留异传》: 南朝梁末,“ (萧)大连亦趣东阳之信安岭,欲之鄱阳”; 陈天嘉初留异“与王綝自鄱阳信安岭潜通信使”。均此。或说为今浙江常山县东之常山
又作敖儿莫儿科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谢列姆扎河支流敖儿吉贡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鄂尔谟拉库河 “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八十里。源出东北兴安岭,西南流会西林穆丹河”。
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围道山“四面高爽,中央为大谷,豁然平旷,道路围绕其内,故名”。
又作太原、大卤。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穀梁传·昭公元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1)古地区名。又称大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
即鸊鹈泉。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北。《资治通鉴》: 唐元和四年 (809),“振武奏吐蕃五万余骑至拂梯泉”。又作䴙鹈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资治通鉴》:唐元和四年(809年)
在今湖北郧西县南汉水北岸。《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 “金花砦” 条下: “黄连垭,在县南四十里。舟行自此入汉之埠口也。”
五代方镇名。后晋开运二年 (945) 置。治所在曹州 (今山东曹县西北)。后汉废。后周广顺二年 (952) 复置。北宋初废。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置,治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周广顺二年(952年
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清光绪《畿辅通志》卷65:天圪力河“源出平安岭洞儿沟,东南流入白河,中产画鱼,小而肥美”。
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四十里王寺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沧州图:西南有王寺镇。(1)在河北省南皮县东部。面积90.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寺,人口3820。镇以驻地名,明初建大寺院,有寺
又作王步田。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见乾隆五十年(1785)《云南六猛旧图》。因最早在此开街的商人叫王布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