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雄关

上雄关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石泉县:“西北有上雄关。”


猜你喜欢

  • 大丙山

    亦作大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小丙山相连。《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削,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

  • 显理县

    辽世宗时置,属怀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辽史·地理志》 显理县: “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諲譔,迁民于此。” 故名。金废。古县名。辽世宗时置,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金废。

  • 羡阳县

    即滠阳县。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宋书·州郡志》 作羡阳县。

  • 威清站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即今贵州清镇市。二十三年改置威清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后废。

  • 曹家路镇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二十里曹路。清时有把总驻守。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川沙县北有 “曹家路”。

  • 罗源县

    宋乾兴元年 (1022) 改永昌县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元属福州路。明、清属福州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在福建省东北部,东南临罗源湾。属福州市。

  • 庄桥市

    即今浙江宁波市北十二里庄桥镇。旧属慈溪县。清雍正《慈溪县志》卷1:庄桥市在“县东南四十里”。

  • 贵州省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分湖广、四川、云南三布政司地置贵州布政司,治所在贵州宣慰司 (今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清为贵州省。治贵阳府 (今贵阳市)。康熙四年 (1665) 将四川的乌

  • 白鹿县

    ①北周闵帝元年(557)分蓝田县地于白鹿原上置,属蓝田郡。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十一里。建德二年(573)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雍州,移治今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次年改名宁民县。②五代梁开

  • 盟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河阳县 (今河南孟县南)。辖境约当今河南孟、温二县地。八年(625)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河阳县(今河南孟州市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孟州市和温县地。八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