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峒
南宋置,属泗城州。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定安镇(旧西林县)。明永乐七年(1409)置上林长官司。
南宋置,属泗城州。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定安镇(旧西林县)。明永乐七年(1409)置上林长官司。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十里,麻川西岸。原为太平县治,1963年移往甘棠镇。有仙源桥。《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仙源桥“在太平县南,旧名富溪。宋绍兴间建,本朝正统初重修”。(1)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中部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北罗村镇。广三铁路经此。
即今地中海。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海外诸蕃国“天竺国又其西有海曰东大食海,渡之而西则大食诸国也。大食之地甚广,其国甚多,不可悉载。又其西有海,名西大食海,渡之而西则木兰皮诸国,凡千余”。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八里。《明史· 李祯传》: “虹桥关为松城咽喉。”关因桥名。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 “漳腊下七里为虹桥关,系松城北隘。《志》云: 松州北二十里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村。明洪武五年(1374) 改置施秉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施秉县东南胜秉。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施秉蛮夷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任县西。《汉书·王子侯表三下》:神爵三年(前99),封平顷王子明为广乡孝侯。东汉废。②北魏置,属固道郡。治所即今甘肃两当县。隋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任县西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边防纪》宁番卫:“元时于邛都之野立府,名曰苏州,……(国初)废为卫。降官为指挥。环而居者皆西番种,故曰宁番。城周凡二千丈,在建昌北百九十里,东连越巂卫界,
北魏置,即今河北河间市。太和十一年(487) 置瀛州于此。北魏置,即今河北省河间市。太和十一年(487年)置瀛州于此。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山之西。一名越王井、越冈,又名赵佗井。亦名鲍姑井。《舆地纪胜》卷89广州: 鲍姑井 “即万洪妻也。井在弥陀寺”。《明一统志》 卷79广州府: 越王井“在越秀山。一名赵佗井。南汉刘氏
即今四川大竹县北之东柳河。《明史·地理志》大竹县:“东有东流溪,下流合于渠江。”《方舆纪要》卷68大竹县:东流溪在“县东七十里。源出蓬州营山县东三十里狮子山,流经县界,下流注于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