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峡

三峡

①即长江三峡简称。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市西南津关间。《南齐书·州郡下》:益州“三峡险阻,蛮夷孔炽”。《梁书·孔谦传》:宋泰始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

②在今广东阳山县东南七十里,接英德县界。《清一统志·连州》:三峡“春水涨时,舟人待之,经旬不能上下”。


长江三峡的简称。一般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猜你喜欢

  • 闾川县

    又作驴川县。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洵州。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七年(624) 改属金州。贞观二年 (628)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陕西省旬阳西南闾河镇,属洵

  • 鲁阳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水经·滍水注》: “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 西晋属南阳国。十六国后赵属南阳郡。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改为山北县。本战国魏鲁阳邑,汉置县,治今河南省鲁

  • 断藤峡

    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大藤峡。《明史·王守仁传》: 嘉靖年间,率军镇压断藤峡瑶民起义,“断藤峡瑶 ‘贼’,上连八寨,下通仙台、花相诸洞蛮,盘亘三百余里。……伺 ‘贼’ 不备,进破牛肠、六寺等十余寨,峡 ‘

  • 北五城县

    即北伍城县。今四川三台县。《宋书·州郡》:新城太守“北五城令,何志新分五城立”。

  • 连山驿

    明改奉川驿置,故址在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连山驿“在县东五里。唐置剡源驿,在大溪东。元改奉川驿。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嘉靖十二年徙县学东”。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废。

  • 龙刚县

    亦作龙冈县。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桂林郡。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南朝宋改为龙定县。古县名。刚,又作冈(《宋书·州郡志》)。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属桂林郡。南朝宋永初

  • 良安县

    即梁安县。南朝梁置,治所在今安徽绩溪县城东后外村。

  • 杨武坝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四十八里扬武镇。清置巡司于此。

  • 丹南县

    东晋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北。南齐属南牂柯郡。后废。旧县名。苏南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江苏省丹阳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寻即撤销,仍并入丹阳县。

  • 兴国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国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